上环城皇街百年石梯附近的壁画,呈现昔日街景。(大公报)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才觉立秋,倏然处暑。秋天的第二个节气已经到来。
城市与山野因气温差异,草木复苏凋落有先后。古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以寓春天到来的次第。在秋天,这个次序是相反的,山野绿意渐空,秋叶日浓;而都市则暑热未散,夏意流连。今年香港的夏天格外闷热少雨,至今仍暑气缱绻。
一般来说丰富多彩的日子容易让人觉得时间快,单一的生活感觉漫长。眼下因为疫情脚步停滞,日子变得极其简单,每天过得几乎跟昨天前天一样,但反而感觉时光快得无情。仅仅“因为疫情”这句话就已经说了一年半有余,生活停滞了,时光根本不等人,照旧走着自己的节奏。既然停留,那就停下来仔细端详这个地方。
上周朋友开车带着在九龙一带走了一圈,终于可以大致提炼香港三区特色:港岛城市年轮最老,商业味道浓,高楼林立,人员密集,是典型的水泥森林;九龙城市年轮较新,建筑较为疏朗,楼宇与绿树相间,城市与自然比例适当;新界则一派田园,大片田野山林,村屋只是点缀。如果同时享受阳光与海景,当属港岛南区和九龙。如果想山川大海蓝天白云兼得,新界西贡和大屿山最宜。如果想感受老香港,港岛上环为佳。
港岛以太平山分南北两部分。英治初期,北岸的维多利亚城官方分区为东、中、西三区(具体区划不明),华人则俗称其为“四环九约”。四环包括四个人口集中的旺盛市区:西环、上环、中环、下环(大致在今之湾仔至铜锣湾一带),统称“环头”,四环以外的地方称为环尾(如港岛东部及南部,今之鲗鱼涌、香港仔、赤柱等地)。九约并非一个固定的概念,只是虚数,有多个版本,一度多达十一个约,坚尼地城、石塘咀、西营盘、太平山、宝灵顿、扫杆埔、黄泥涌、大坑、北角等。
上环介乎官方区划的“西区”和“中区”之间。自开埠以来,上环一直是华人聚居的地方,英国人及其他外国人则住在中环。这可解释为什么中环一带的街道名称多为英文,上环街道多为中式命名,社区设施亦都使用粤音拼读作为地名。比如中环Central District、半山Mid-Levels、金钟Admiralty等,街巷名也多是音译,遮打道(CHATER RD)、砵典乍街(POTTINGER ST)。上环则是“Sheung Wan”,还有梅芳街(MUI FONG ST)、桂香街(KWAI HEUNG ST)、紫薇街(TSZ MI ALLEY)、甘雨街(KOM U ST),比起英语音译街名,这些街名听起来诗情画意,读起来芬芳满颊,写起来缤纷润泽。
1850年代开始,随着广东一带迁到香港的华人带来资金和营商经验,上环发展成华人主要商贸区。苏杭街和文咸西街因接近当时海边的三角码头,而成为香港早期转口贸易集中地。干诺道西为当时的食米批发中心,德辅道西一带则是海味和咸鱼的集散地。
苏杭街(Jervois Street)的中英文名大相径庭,与前之所述上环街道命名方式不同。它本来是以港督文咸时代英军驻港司令William Jervois命名,称为乍畏街,由于沿街多数店铺销售苏州、杭州的布匹丝绸,布料商号近八十间,所以华人惯称之为“苏杭街”,沿用至今,以至于人们忘了它英式名称Jervois Street。
如今苏杭街已不再卖丝绸布料,唐楼、洋楼、商业大厦集处其中,两旁商铺都是市井小店,小食杂货、旧式米铺、西式花店等,还有正宗泰菜馆、日式铁板烧。德辅道西一带仍飘着海味咸鱼的味道。
上环可能是老香港味道最浓的地方。行走在上环,常常让人感觉时光回拨。它有湾仔的市井和古旧,却不似湾仔的破旧杂乱,老得优雅老得有腔调,有点“旧时王谢”大户人家的架式,堂前燕飞入寻常人家,那也是历尽沧桑之后的沉静与淡定;它有中环的现代,虽不似中环大牌云集奢华光鲜,巷子深处内敛的小店却个性鲜明,装饰独特;它有港味的中式风格,“古玩一条街”摩罗街的古董内行人一看并不“古”,但怀旧感是有的;文武庙院中那棵一年四季盛开的人工桃树山寨味十足,但香火是旺的;它有兰桂坊式的西式酒吧咖啡吧,夜晚或周日的下午,荷李活道两旁,常常可见各色肤发的人们坐在开放式窗台闲聊……
老香港也有文青的一面。这里有我所见到香港最文艺的地方,街道两旁墙面的涂鸦,成了古朴当中灵动的韵味,色彩浓烈,题材多样,或幽默或哀愁,或搞怪或工整,绝对是街拍好去处。有一位须发俱白的老人,每周日在台阶树下写对联,旁立老人手书“欢迎拍照”。古树绿荫,楹联映红,须髯苍苍─确实画面感十足。
夜晚时分,上环格外安静,寻一处老街老店,与好友一盅茶一席果畅叙漫饮,门外甘雨沐尘,薰风袭人。任四季恍然,时光流逝,小楼自成一处,亦是良辰美景。
来源:大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