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属于保护地栽培,是在一个独特的小环境里进行生产。因此,一些常见病害,农民朋友必须了解并进行预防。”滕有德提示。
在常见病害中,氨害首当其冲。“大棚内一次施用尿素或其它氮肥过多,或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都极易产生大量氨气,对蔬菜造成危害。”蔬菜氨害的症状是在叶片边缘产生渍状斑,进而变褐枯死。
如何防治呢?“首先严格掌握用量,不少或不用尿素;其次,不施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三是严格按用量标准施用,每次氮肥0.4—0.6公斤/平方米,碳氨每平方米小于0.8公斤。如用量不够,可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滕有德介绍。
由于大棚蔬菜施用化肥相对较多,时间一长,土壤里积累的盐份就会超过蔬菜适应的范围,出现盐害。“出现盐害,就会表现出植株矮小、叶色较浓,严重时叶缘开始枯干或变褐,落花落果的症状。”滕有德提出防治盐害的办法,“不施或少施硫化物;氯化物施用时,与有机肥结合;施用化肥时,采用条施或穴施;温度高时,适当减少化肥施用量和次数;浇水或灌水冲洗,降低土壤盐份浓度。”
滕有德还提醒,大棚蔬菜连作次数过多,病虫害发生会相对较重,在蔬菜收后,可水旱轮作一下进行改善。还有,在第二季蔬菜播种或定植前,应该对园土进行消毒,可有效预防立枯病、根腐病。方法是,用40%的多菌灵,或50%的托布津,或70%的五氯硝荃苯,按每平方米蔬菜地8—10克,兑水3公斤,掺土6公斤左右,混合搅拌均匀,撒到蔬菜地里消毒,再整地。
苗期注意防寒炼苗滕有德介绍,在蔬菜幼苗期,要注意温度调控。既要防止温度过低引起幼苗寒害,又要防止温度过高引起幼苗陡长。在温度调控时,一般夜晚温度较白天低5—7度,阴天和雨天的温度比晴天低,土温略高于气温,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在用培养土在苗床中育苗时,可不施或少施追肥。在出苗和分苗以后的缓苗阶段,空气中水分含量应高一些为宜。在分苗成活以后或定植前,要适当控制水分。注意炼苗,在定植前7天左右,应逐渐降温,减少浇水,使苗子适应定植后的外界环境。
科学调控大棚温度“根据作物生长的需要,进行温度调控非常重要,方法有三:保温、加温和降温。”滕有德说,他介绍了三个保温的办法,一是全地膜覆盖,即在大棚内加盖地膜,这也叫双膜保温,能防止水分蒸发,保持棚温,且能使地温增加2—3度;二是设置小拱棚,即在大棚内再搭建小拱棚,也称双棚保温,可使小拱棚内温度保持在10度以上;三是盖草帘,即在棚上或棚内加盖草帘,也能起到保温作用,但缺点是有水分,往往使室内湿度偏高,影响蔬菜生长,故要注意因时因地使用。
为防止棚内温度过低造成冷害或伤害,还必须采取加温措施。方法有四,一是在棚内生火加温,二是在棚内照明加温,三是通电取暖,即用电热线加温,四是有条件的地方,安装蒸汽管,用蒸汽提高棚内温度。
如何科学调控温度呢?“在寒冬季节,重在加温;早春季节注意保温,春季气温上升后,要注意降温。”降温的办法较多,首先是洒水,即在棚内洒水,使棚内温度降低;其次是揭膜,即揭开部分或全部棚膜,靠通风来使棚内温度降下来;三是敞开棚门,即把大棚门打开,散发棚内温度,使棚内降温。
适时调控光照湿度现在由于蔬菜种植收益较高,农民朋友也舍得投入,在建大棚时,普遍选用的都是优质棚膜。
如何进行光照调节,让蔬菜生长得更好呢?滕有德介绍,“对有水滴的膜,可采取涂擦大棚灭滴灵,这是一种使用简便、成本低廉、不伤膜质、兼有*菌作用的粉状高凝水剂,能有效改善棚内的光照条件,也能防止水滴染病之患。设置银色反光膜,增强大棚北侧直射光强度,并提高棚温,据测试,一般可增强光照度9—40%,提高棚温1.5—3度。在保温许可的条件下,可部分或全部揭去棚膜,提高光照。在夏季光照强烈时,可罩遮阳网,减少直射光强度,防止暴雨直淋。”
大棚内湿度过大,蔬菜容易染病,因此做好湿度调节非常重要。可采用膜下滴灌、地下渗透等设施,不仅节水省工,还减少蒸发,降低棚内湿度,破坏病菌侵染和生存条件,抑制和减轻蔬菜病害的发生。
在棚内覆盖地膜,可大大减少地表水分蒸发,有效降低早春棚内湿度。揭膜、敞开棚膜,适当加强通风换气,也可有效降低棚内湿度。( 信息来源:农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