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李傲)近日,陕西省林业局发布消息,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这意味着中国四大沙漠之一——面积曾达4.22万平方公里的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彻底“消失”。对陕西乃至中国而言,这都是不折不扣的“大事件”,而唤醒这一片死寂土地的,是无数治沙人的前仆后继,他们把青春和汗水都挥洒在这片黄沙上,甚至几代人为着“人进沙退”的梦想接力传承。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东坑镇毛团村的郭成旺,就是一家四代治沙传承的代表人物。4月29日,他向新京报记者讲述了全家人几十年的种树治沙人生,这人生虽然艰苦而枯燥,换来的却是绿色与希望。
一家四代治沙人。陕西省林业局供图
几千年前绿洲变成茫茫大漠
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和内蒙古两省交界处、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一线以北,中国四大沙漠之一。
蒙语中“毛乌素”意为“不好的水”,由于这里一直被风沙侵袭,附近的陕西省榆林市曾被冠以“驼城”之名,意为沙漠之城。这里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也是全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危害严重的地区之一。
但是,毛乌素沙漠并不是天然形成的沙漠,也不是自古以来就一片荒芜。几千年前,毛乌素也是绿色盎然、牛羊成群、生机勃勃的景象,匈奴民族还曾在这附近定都。但随着人类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对土地不加节制地开垦以及战乱,当地生态逐渐被破坏。经过成千上百年的演变,再加上气候变迁,自唐代起,毛乌素地区逐渐荒漠化,慢慢变成了茫茫大漠。
也正因如此,毛乌素沙漠被称为“人造沙漠”。新中国成立初期,榆林市林木覆盖率只有0.9%,流沙吞没农田、牧场120万亩,沙区仅存的165万亩农田也处于沙丘环抱之中。6个城镇、412个村庄被风沙侵袭压埋,榆林每年因水土流失输入黄河泥沙高达5.3亿吨,占中上游入黄泥沙量的三分之一。牧场沙化、盐渍化、退化严重,形成了“沙进人退”的被动局面。
上世纪50年代定边小滩子群众沙漠造林。
榆林市林业局供图
当年榆林流传着这样的歌谣:“飞沙走石家无粮,人老几辈住坯房。房屋埋压人移走,看见黄沙就摇头”。从上个世纪50年代末开始,榆林人开始积极建设防风林,拉沙造渠,进行改造沙漠的巨大工程。直到1984年初,国家鼓励个人承包治沙,住在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东坑镇毛团村的郭成旺就是其中之一。
种树初衷只因没有柴火用
1921年出生的郭成旺,听到承包治沙消息后,把两个儿子叫到一起,决定承包离家15公里外的一处荒沙地,并先签下了绿化1万亩的治沙合同,随后慢慢扩大治理范围。这也开始了他艰难的治沙生涯,也开启了一家4代36年的治沙时光。
那时已有63岁的郭成旺,此前一直都生活在毛团村。毛团村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端,他向记者回忆,自从记事的时候,村子周边就都是黄沙,而且还在不断扩大。好好的农田动不动就被狂沙吞没,村里人生活困难,环境恶劣。遇到沙尘暴更是恐怖,出门短短几分钟,头上就是一层沙,偶尔下雨,也会伴随着沙子一起下黄泥雨。
郭成旺的孙子郭建军回忆说:“我们第一次去到承包的荒沙地,没有看到一棵树也没有一棵草,一眼望去,全都是黄色。”
沙压农田。榆林市林业局供图
1985年春天,郭成旺拿着自家的全部积蓄1200元和借来的4000元。这5200元在当时可以说是一笔巨款,郭成旺跑遍了全县8个林场,买下了5万株树苗,带着一家老小正式向沙漠进发。
起初种树的成活率非常差,郭建军说:“风沙太大了,当天栽好的树,经过一夜大风后,树苗基本全被吹倒了,爷爷也不怕辛苦,他有骨子倔劲,就是反反复复不厌其烦继续种,直到把树种活为止。”
经过三年总结经验后,又请教当地技术员给他们做专业指导后,树木成活率开始提高了。
对于在沙漠种树的初衷,郭成旺其实没有太宏大的理想,最好的指望就是为了种树之后能砍下树枝当柴火用。
郭建军解释道:“当时我们那里谁家都没有柴,也没有树,做饭烧柴就成了当地人生活中最大的困难。”
村里人都“拿柴顶工”
相比种的树不能成活,更让郭成旺一家头疼的是运树苗。“由于道路没有通,汽车进不去,我们只能人工搬运或是用驴车拉。”郭建军表示直到2010年当地才开始通车,此前一到种树时节,他们每天都要背100株小树苗,再用驴车拉500株到沙漠里。
“当时很多时间都用在路上了,一来一回就需要3到4个小时。”而且那时的他们还住在村里,距离沙漠林地有15公里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