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必然性,辛亥革命的成功意义和局限性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4 14:06:45

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1900年八国联军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从天津向北京进发,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自私自大昏庸腐朽的慈禧太后向列强宣战的结果是自个带着光绪逃跑了,而中国的首都北京城在哭泣,被慈禧太后利用后又被慈禧太后过河拆桥的无数义和团战士被屠*了,战争最后的结果是慈禧太后授权谈判的奕劻和李鸿章等在维护主子不被惩罚的前提下完全答应了侵略者提出的条件,这就是1901年清政府签订的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必然性,辛亥革命的成功意义和局限性(5)

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必然性,辛亥革命的成功意义和局限性(6)

《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和中华民族造成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1.经济方面的内容及分析: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和盐税等税收作担保。中国当时有4.5亿人口,列强为惩罚羞辱中国,让每位中国人承担1两白银赔款,合计4.5亿赔款,这真是中华民族奇耻大辱。甲午战争失败《马关条约》的2.3亿两白银的赔款还未消停,没想到《辛丑条约》的巨额赔款又接踵而至,这么多赔款,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统治阶级不会省吃俭用来还的,清政府只要敲骨吸髓地压榨百姓,但百姓早已被压榨盘剥的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形容枯槁了,还不起只好向外国银行借高利贷来还赔款,通过借款,列强在高额利息下又附带很多苛刻条件,这样此条款不仅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而且也损害了中国的经济利益,便利了帝国主义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2.政治方面的内容及分析: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列强侵略中国,如果清政府代表的是国家利益,那么它应该与人民站在一起,共同捍卫国家民族利益,也就是说,面对列强侵略,人民反抗是正当权利,是为政府分忧解愁,是爱国的表现。然而,面对列强侵略,清政府居然不允许人民反抗,这说明政府和国家是不一样的,清政府当时代表的并非中国的国家利益,清政府已彻底成为“洋人的朝廷”,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傀儡。

3.军事方面的内容及分析:首都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象征,1860年英法联军打进北京,火烧了“万园之园”的圆明园;1900年八国联军又打进北京,再次洗劫了中国。现在条约规定,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要地。这使得中国的政治心脏首都北京完全直接处于列强的武装刺刀之下,不仅便利了列强对清政府进行军事控制,而且也便利了列强随时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活动。

4.外交方面的内容及分析: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俗话说,我的地盘我做主。然而条约却规定,中国人的地方中国人不能居住,中国设置什么样的机构也得由外国侵略者说了算,这些都说明清政府完全不能独立自主了,也就是说,中国已经很屈辱了,清政府就是列强维护利益的工具了。看来此条款不仅使得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列强直接完整武装控制之下,而且这种“国中之国”也成为列强策划进一步侵略中国的大本营,随时可以迫使清政府就范,攫取侵略利益。

自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以来,中国签订过许多不平等条约,其中《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危害尤为严重。如果说《马关条约》与以前其它条约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标志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从商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便利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体现了帝国主义时代的特征,那么《辛丑条约》与其它不平等条约最突出的特点则是帝国主义列强获得直接干涉中国内政的特权了。

综上所述,《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条约签订后,一直秉承“宁与友邦,不予家奴”治国理念没有被八国联军列为惩戒对象的慈禧太后竟然恬不知耻地宣扬“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从此,对内专制独裁对外丧权辱国的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彻底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必然性,辛亥革命的成功意义和局限性(7)

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必然性,辛亥革命的成功意义和局限性(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