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音洞口朝大海,呈张口状。日夜为海浪所击拍,潮水奔腾入洞口。若遇大风,浪花飞溅,浪沫直冲“天窗”之上。如是晴天,洞内七彩虹霓幻现,甚是壮观瑰丽。
站在这里俯瞰大海,让人顿觉心旷神怡,浮想联翩,海鸥不断在远海近山,上下翻飞盘旋,船儿不停地在海面上穿梭,给人目不暇接,清新靓丽的感受。
据载,宋元时期来普陀朝山香客,多在潮音洞前祈求菩萨现身赐福。明以后则多去梵音洞叩求观音大士显灵。常有香客纵身跳崖,舍身超度,以表忠心。为阻止这种行为的发生,定海县令在岸上建亭,立碑告书予以禁止。
下午五点左右,我们顺利回到了住处,结束了第一天的行程。总结一天的感受。给人的印象是,普陀山绿树掩映,植被旺盛,山水绮丽,清洁卫生,纵观众多寺院,除了所处的地势、地理位置、环境不同之外,其结构特点建筑格局大同小异,寺内建筑多为唐宋明清时代的复制品,飞檐斗拱,雕梁画栋,蔚为壮观。真正属于历史文物完整保存遗留下来的少之又少。但令人惊讶的是,普陀山人却凭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优美的天然环境,把旅游文化做的有声有色,丰富多彩,风生水起。
22日一早五点,我们一行4人,早早吃过东西,开始整装出发,按照夜里计划好的线路前往南海观音广场、珞珈山观看,沿途顺便再观光一下千步金沙、紫竹林。
从我们的驻地龙湾村到观音菩萨广场有五六里的路程,我们下定决心,权当锻炼身体,决定徒步前行。
本以为我们今天起的够早了,没想到当我们走上大路时,已有三五一族的游客开始从观音广场络绎不绝的往回赶啦。龙湾村紧邻公路和大海,一路上满是风景,我们顺着大路的指向牌往南前行。
忽然,大路的右手便出现了千步金沙指向牌。边走边看千步金沙尽收眼底。但见一望无际的大海边上,海水一浪高过一浪的反复咆哮着拍打着海岸,沿岸雪白的海沙,犹如一条白色的飘带显得格外皎洁靓丽。情不自禁,我用手机当即拍下了这一美妙美幻的画面。
千步金沙又称塔湾金沙,是在普陀山的长1370米,宽400米的沙滩海岸线上建成的,这里的沙质细腻光滑,走起来松软舒适,非常适宜踩玩。但由于时间不允许,再加上已经是农历九月的季节啦,天气变凉,已经不适合到沙滩玩耍,于是我们就不得已忍痛割爱啦。
由于时间关系,一路上我们已无暇顾及沿途的景点和美色,迈开大步直奔南海观音广场。
关于南海观音,在当地有这样的传说。相传,唐朝年间,日本一个叫慧锷的和尚来到中国,在五台山请了一尊观音神像。但在回去的路上却遭遇了海上险情,一阵狂风暴雨,雷鸣电闪之后,观音菩萨却落到了普陀山上。和尚以为观音菩萨不肯去日本普渡他们,于是就把观音像留在了这里,并把其称作“不肯去观音”。
到了五代,当地的百姓建了一个观音庙,称为不肯去观音庙。北宋时改名为观音寺,慢慢香火旺了起来,到了南宋,更是把这里定为观音道场,而且根据观音菩萨的老家补怛洛迦,称这个地方为普陀洛迦山,又称南海普陀山。可见,是因为南海观音到了这里,因此被称为南海普陀。
有资料介绍,南海观音立像位于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之东南的龙湾岗巅。这一尊南海观音立像总高33米,其中台基高13米,铜像高18米,莲花座为2米,重70多吨。佛像基层是面积1000多平方的功德厅,上层供奉500尊形态各异的观音铜像,下层大厅饰有观音灵异故事的大型黄杨木雕和以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景色为题材的彩玉浮雕。
沿途顺指示牌而行,说笑中我们就来到了南海观音菩萨广场,此时广场上空已经是阴云密布,零零星星的雨水,有一阵没一阵的从空中飘落着,诺大的广场游客涌动,那些善男信女们,嘴里不停地祈祷着什么?振振有词 ,不停地烧香叩头,其虔诚之心天地可鉴。
在普陀山有一种说法叫,来到普陀山不去珞珈山就等于没到普陀山。关于罗迦山,民间有着几个版本的传说。传说观音菩萨从西天佛祖处回普陀山时,途经江夏,不小心将手中的玉镜失落人间。观音带着金童玉女下凡查看时,佛祖所赐的袈裟滑落在地。观音伸手去拾,谁知袈裟不见了,但刚刚化为湖泊的玉镜东边,多出一座长满树木的小山。原来袈裟化成山了。玉镜和袈裟都是佛祖所赐的宝物,看来它们不愿分开,同时变成凡间的山水,永远相伴。人们便将这座山称作“落袈山”。
落袈山”的说法很多,有说楚庄王平定斗越椒叛乱后曾在此山安营扎寨,再加之人们对楚庄王宽厚仁德感恩不尽,便将这座山称为“落驾山”。还有说是,唐朝初年,大将尉迟恭出任鄂国公,曾与罗成在这座小山相见长谈 ,因而得名“罗家山”的。
那么最终珞珈山为何得此名呢?1928年,近代诗人闻一多先生被邀参加筹建武汉大学。他认为,不论传说的“落袈山”、 “落驾山”,或者当时的“罗家山”,都不尽如人意,不如改罗家山为珞珈山,不仅寓意这里景色很美,而且有美好的前程。至此,“珞珈山”便很快美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