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足北山石刻133龛水月观音造像(南宋)
四川安岳毗卢洞水月观音造像(南宋)
重庆江津石门大佛寺水月观音造像(南宋)
佛教自公元一世纪传入中国以后,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融入中国文化,水月观音像的出现就是佛教中国化的一个重要例证。观音形象由最初印度式的男子形象逐渐嬗变为慈悲的女性形象,并演化出了水月观音、白衣观音、送子观音、鱼篮观音等各式各样的观音形象,成为中国人最熟悉、流传最广泛的佛教及民间信仰的偶像。这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开放、包容和创新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动力,彰显着中华文化的自信和非凡的创造力。
重庆江津石佛寺遗址水月观音造像线图
江津石佛寺遗址水月观音像,造于晚唐五代,宋明两次修补,而今容姿不改。水月无情,观音慈悲,这尊水月观音像承载着江津人几千年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