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谷麦钓法主攻对象主要是大鱼,逗钓时要将铅坠带钩在水底,一定空间高度上下移动,特别是在夏季钓草鱼,由于水深可能比较浅,而大鱼的警惕性高,有时钩、坠会直接落在鱼背上,如果铅坠大了目标就大、重量也重,大鱼可能受惊而逃。
二、提逗要领
提逗是逗钓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核心的技术。 只有熟练地掌握了提逗技术,明白其中的道理,才能进一步领会拖逗、追钓等技术要领。
1、逗钓的目的。首先要明白逗钓的目的,是为了将静止的饵变为活动的饵,让钩上的那颗饵与众不同。活动的饵更能吸引鱼的注意力,让鱼尽快的发现钩上的饵。 可以想象,我们打在窝里的谷子、麦子、包谷数量加起来也有几百颗,按概率来推算,鱼能吃到挂钩的那颗谷子的机会是多少呢?需要花多少时间?
2、提逗的幅度
根据天气的不同,提逗的高度应有所不同,天气正常时,提逗的幅度以六个浮头刚好完全露出水面为宜。
浮头提出水面后要停顿片刻,然后轻轻放下,若下落中途浮头停止不动,不再下沉,也不上浮,则多为铅坠落在鱼背上了。若浮头在下落过程中停顿一会,又缓缓上浮,出现送漂时,则多为大鱼空中接口,应果断扬竿。
天气发闷缺氧时,提逗的幅度就应该大一些。水体缺氧时,大鱼多在窝子上方或四周巡游,偶尔下底吃食。这种情况可以通过鱼星出现的位置,很容易判断出来。 这时的鱼星主要在窝子外面几米远处出现,而正窝无鱼星或少鱼星。或者明显感觉到鱼星不是从窝子底部冒上来的,而是从窝子上部冒上来的,就说明鱼没下底,而是在窝子上方的某个水层。 这时提逗的幅度就要加大。如果把一串浮头的总长度算做一个行程的话,提逗的幅度可以是一个行程,两个行程,这样慢慢地试探,直到找到鱼所在的水层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