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太原7月5日电 题:榆岭窊冬季的瓜果卖成了“金疙瘩”
新华社记者赵东辉、王菲菲、孙亮全
大山深处的榆岭窊村。受访者供图
榆岭窊的早晨,只听见虫鸟唤醒人的叫声。这个位于晋西北黄河岸边河曲县的小山村,远远望去,排排暖棚和别墅,与黄土高原的沟沟岔岔构成一幅“桃源”图景。棚里一年四季生长着新鲜果蔬,山坡上书写着村里人的致富故事。
冬天也能吃上的新鲜果蔬
榆岭窊村的日光暖棚。 新华社记者孙亮全摄
除了海红果,河曲县榆岭窊村党支部*张福田小时候没吃过别的水果。
“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河曲县,地瘠田薄、十年九旱。由于无霜期短和倒春寒严重,这里的水果只有小小的海红果能长成。
这几年榆岭窊村反倒出了“怪现象”,村里连冬天都能生长新鲜果蔬,大部分还卖到了北京。
这是依山势而建的69座日光暖棚的功劳。棚里暖气、滴灌等现代化设施齐全,不打农药只上有机肥的西瓜、西红柿、青椒、油桃、葡萄等蔬果长得正旺,一年能收两茬半。这些蔬果种在旱地沙土里、光照时间长,比市面上的一般果蔬品质高、畅销,而且能卖得更贵。
“卖到北京的900多个家庭,每周配送一次,冷链直达,赶早摘的有机蔬果,晚上就到了用户餐桌。”张福田说,订单费每个家庭3万元一年,年利润超过1500万元,由于产量限制,还有许多家庭排队等待加入。
“三年不见草,五年不见人”,说的是当地一种保持水土的植物柠条,这种植物种下头3年不往上长,只一心往下扎根。榆岭窊的产业发展像极了柠条。
曾经的榆岭窊是当地有名的穷村。外出创业的张福田2008年回村当上村支书,修路、打井、盖房、造地。2017年村里又成立丰禾农场,将发展有机农业定位为村庄的出路。
但困难也接踵而来,不是品种不适应,就是果苗菜苗难过冬。“无论如何要给村里留下能持续发展的产业”,抱着这样的想法,张福田和村两委的同事们请专家、聘技术人员、建有机肥厂,难题一个个被解决,440亩有机蔬菜大棚逐步走向正轨。
山沟里的“专家公寓”
榆岭窊村的“专家公寓”。 受访者供图
难以想象,在这四面环山的沟里,竟然有一座“专家公寓”。
这是一幢三层小楼,走进里面,装修现代,一个个沙发卡座散落在大厅内,有人正坐着喝茶谈生意。这里住着丰禾农场从各地聘请来的10多位农业专家,以及20多位毕业于各大农业院校的大学生、研究生等。
来自山东寿光的殷明奎和爱人就住在这里。今年51岁的殷明奎是一名有着近30年经验的果蔬专家,他种的西瓜水分大甜度高。殷明奎和爱人的工资加起来一个月有1.7万元,如果种的瓜产量和质量有所提升,还会有奖金。
“工资不算最高的,但在这里感觉像在城里上班,也没有淡旺季之分。”殷明奎说。记者在他们夫妻住的房间看到,卫生间、地暖、热水器、饮水机等一应俱全。工作之余,殷明奎还喜欢约人在公寓里打乒乓球、下象棋。
从山西农业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杨业红更看重这里的发展机会。今年31岁的她已是生产技术部负责人,主要负责蔬菜调度。26岁的王磊大学毕业后来到了这里,几年间已成为农场总经理,好的年头能拿到20多万元收入。
在村民眼里,公寓里住着的专家才是榆岭窊的“宝贝”。他们让这个连野草都难以生长的山坳,冬天也能长出水灵灵的果蔬。依托专家资源,农场正在进行种植、养殖全过程的数据采集,推进标准化生产。
村民成新型职业农民
图为榆岭窊村民于明英在采摘辣椒。新华社记者孙亮全摄
于明英感觉她现在过得像工人。
1987年她嫁到榆岭窊,就一直住在土窑洞里,和丈夫守着20多亩坡地,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现在的于明英每天到农场上班,照看着一个蔬菜大棚,成了一名新型职业农民。“按时上下班,中午回家休息,两口子一年能挣10万元。”于明英说。
常住人口64户109人的榆岭窊,建起了48套别墅。曾经因为道路不通,一年最多能出村赶集两次的于明英,做梦也想不到如今的生活。
不同于本村的于明英,53岁的高珍来自邻近的岢岚县。她4年前来到榆岭窊农场上班,住在离大棚不远的职工宿舍里。这个职工宿舍里还住着60多位像高珍一样的外地新农人。
“一年四季都有活,还有固定的休息日。”来自五寨县的张白小说,收入比较稳定。几年间,他把自己爱人和几个亲戚都介绍到这里上班。
除了农场,村里还成立了种植、造林、养殖、运输4个专业合作社,再加上土地流转费用,榆岭窊村民去年人均收入达9.6万元,较2008年增长了30倍。
村集体收入也是翻番增长。农场向村集体支付的租赁费、集体入股产业分红等,今年将达到100多万元。榆岭窊还带领周边村子发展订单农业、实施项目养殖、建设有机肥厂等,成为致富领头羊。
如今,被大山包围的榆岭窊,已出脱成一个瓜甜果香的闻名乡村。新修的几千亩能够滴灌的农田和梯田里,海红果、富硒苹果和玉露香梨层层叠叠,透过叶子,人们仿佛看见一簇簇诱人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