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江苏籍院士多,江苏为什么出这么多院士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4 18:18:32

为什么江苏籍院士多,江苏为什么出这么多院士(5)

25岁做出世界级发现

46岁当选中科院院士

事实上,周忠和院士为“鸟类的演化历史”贡献了大量研究成果,硕果累累。在成为古鸟类学专家前,他曾弃“鱼”从“鸟”。

1982年,周忠和进入南京大学地质系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业,之后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地学部研究古鱼类。1990年,刚完成硕士论文,25岁的周忠和去辽西科考。在一条小山沟,他发现了一块鱼类化石,这是现代长江白鲟的祖先。但周忠和并不满足,回到挖掘地,又意外发现了两块保存相当完整的鸟类化石。经鉴定研究,化石距今有1.2亿年左右,是一种反鸟。这一发现填补了白垩纪早期鸟类演化史上的空白。

为什么江苏籍院士多,江苏为什么出这么多院士(6)

正是跟这只古鸟结下的良缘,引领周忠和与他的团队成员在鸟类、中生代恐龙、哺乳类、翼龙等脊椎动物演化以及热河生物群等领域的研究中,特别是在早期鸟类的系统发育、分异辐射、飞行进化、功能形态、胚胎发育和生态习性的分异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发现和成果,提出或修订了若干理论或假说。

这些成果已成为中国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一大亮点,并使中国逐渐成为当今国际该领域最重要的地区之一。很多周忠和探索的知识,已经被写进国外的教材。

2000年,周忠和35岁,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

2008年,周忠和43岁,任中科院古脊椎主持工作的常务副所长。

2010年,周忠和45岁,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1年,周忠和46岁,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成功可能是一件特别复杂的事,但不过我很幸运。”谈及自己的学术经历,周忠和院士谦逊地说到。

登上央视《百家讲坛》

主编《十万个为什么》

平时低调、科学家作风的周忠和院士,却在“科普”这个领域十分“高调”。

在那个年代,出生于农村的周忠和,小时候没有条件接触课外知识。直到考上县城的高中,遇到高中班主任吴凤彩。“当时吴老师为班级订了一本杂志叫《化石》。”周忠和回忆,他对人类进化的哲学思考,并选择古生物专业、走上古鸟类研究之路,正源于青少年时期这段启蒙经历。

为什么江苏籍院士多,江苏为什么出这么多院士(7)

深知科普对对青少年的巨大影响力,从读研究生开始,他就给科普杂志《化石》写科普文章,有些还连载了好几期。周忠和还愿意尝试新形式新平台更好地进行科普工作。

2003年7月,周忠和出现在央视《百家讲坛》。他向观众介绍最新的研究成果。他说鸟类获得飞行能力,有两种猜想。一说是在地上奔跑获得,一说通过在树上的跳跃、滑翔掌握。他本人倾向于后一种。

2013年,由周忠和担任主编的《十万个为什么》(古生物卷)出版。他为该书撰写了大量条目。他期待这套书能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引导他们去探索世界。

2022年,在《院士开课啦!》,周忠和说自己上大学前没看过山、没去过博物馆,更没见过化石。对过去的好奇和《化石》杂志,让他选择了古生物学。他寄语年轻人保持终身学习的能力,保持好奇心。

为什么江苏籍院士多,江苏为什么出这么多院士(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