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一直以来都被视为天地之母神,其创造人类的故事一直被传唱至今,出于对于她的怀念,后来人们专门建立了不少的庙宇用来祭祀她。对于传说中她的生活区域,自古以来就有争议,很多人对此都抱有不同的看法,各界的观点至今无法统一,有人是认为是在洪洞县,有人认为是在云南,还有的则将河南的伏羲陵看做是了女娲墓。
虽然现在普遍认为女娲只是神话中的人物,但不可否认的是,历史上很可能真的有其人物原型。据传她乃是伏羲的妹妹,贵为女皇,居住在汝水之阳,她曾利用泥土创造出来人类,后来还炼石补天,因此应该是人类共同的母亲,是真正意义上的始祖。
有人认为是现今的山西冀州附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那里有很多的高山大岳,而女娲所补之天,或许就是当初人们所居住的山洞的洞顶。时值巨大地震发生,山河震动,人们居住的山洞也四分五裂,在顶部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裂缝,如此才有了后来女娲补天的壮举。太行山等地有不少的地方都是五色的花岗岩,在附近嗨哟许多补天台、娲皇洞等古迹存在。
第二种观点认为她的陵墓位于现今的云南怒江州兰坪县。提出这种观点的,是学者扶永发在通过分析研究《山海经》之后,得出了这一结论。在书中,他看到了“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意思是女娲就安葬在是栗广山,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广栗,也就是现在的兰坪县通甸乡丰华行政村所属的黄木村南面的山上。这座山并不算高,上面长满了树木,其中多数为松树,在密林之中有一个直径十米左右,一米多高的圆形土质的台子,位于缓坡的中央,有人认为这里或许是一处古墓,而且就是她的陵墓。
而且在伏羲陵内,自古以来一直在售卖泥娃娃,这正是来源于人们对于女娲的崇拜,在当地举行庙会的时候,还会有号称“图腾文物”的泥塑出售,其中有一种人面猴,大概就是以她为原型捏制的,而她的传说故事很早也是与泥娃娃有关,也可以作为相应的印证证据。
她作为人类的母神,她炼石补天,负责管理人类的生育和婚姻,是来源于原始母系社会的一位神祇。等到后来男性逐渐成为社会主体,男性神祇才应运而生,也就是俗称的大神伏羲,因此他应该在女娲之后,不过因为父系社会里女性的地位低下,所以女娲才被视作他的妹妹乃至妻子,而很多原本应该归功于女娲的荣誉,也转嫁到了他的身上。由此更加可以看出,河南的伏羲陵,其实应该是属于女娲的。。
文|江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