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主要的是,在封建时代,男权是正统,女子干政本来就为士大夫不容。特别是宋朝后期之后,女子无才便是德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抹黑刘娥迎合了社会的主流思潮。
另外,传统的文学作品都是脸谱式形象,非黑即白。
在文学作品中,包拯被塑造成万人敬仰的一代明相,与此相反,潘仁美、陈世美、刘太后等一系列相关人物被黑成大奸大恶。
真正的太后刘娥却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女性,正如仁宗所言,平生分明。她的一生传奇而励志。
首先是生世离奇,从歌女到银匠之妻到改嫁皇子。
刘娥(969年—1033年)祖籍山西太原,祖父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大将军,父亲刘通在宋太祖时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迁至成都。不过刘娥出生不久便父母双亡,寄养在外婆家。
刘娥天生丽质,长大后成为一名歌女,同时还善于打鼗(一种类似拨浪鼓的乐器),后来嫁给当地的一名银匠龚美。
龚美带她离开蜀地到了京师汴梁谋生,刘娥在街头打鼗卖艺,帮丈夫承揽生意。被当时的皇子赵恒(后来的宋神宗)看到,并一见钟情,于是买到府中做了侍女。
那时刘娥15岁,貌美聪慧,很快成了赵恒的专宠。此事被传出之后被认为有辱皇家名声,宋太宗责令赵恒将刘娥赶走。
赵恒哪里舍得,后来想出了一个瞒天过海之计,暗地里把她送到亲信幕僚张耆家,对外声称已经将刘娥送回四川老家。
公元997年,真宗即位,很快就把刘娥接到皇宫。先封其为美人,不久晋为德妃。这时据初次见面已经有15年之久。
人到中年,韶华已逝,真宗不仅没有忘记,反而是情深如初。刘娥怎么做到的?
原来在那些被金屋藏娇的日子里,刘娥饱读诗书,她本身颇具天赋,记忆力超强,再加后天努力,极大地增长了自己的见识和才干。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可以想见,此时的刘娥越发地光彩照人,见识非凡,在宫中自然是出类拔萃,得到皇帝的赏识。
十年后,原皇后驾崩,真宗欲立刘娥为后,但寇准等重臣坚决反对,理由是“刘娥出身微贱,不足以做一国之后”,只好作罢。
后来,刘娥的侍女李氏受真宗宠幸,生下了当时唯一的皇子(仁宗),在真宗授意下,刘娥就将这个孩子作为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