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形状的原始烟熏架。图片来源:wikipedia
而在中国烹饪典籍里,最早记录熏鱼的是明代的《宋氏养生部》:“治鱼为大轩,微腌,焚砻谷糠,熏熟燥。治鱼微腌,油煎之,日暴之,始烟熏之。”
早期,人们会用柏树枝或荔枝壳来熏制鱼肉,到了清晚期以后就逐渐改用茶叶和大米了。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很多师傅在制作熏鱼时都会省略掉“熏”的步骤,这个做法一直沿用至今,取而代之的是用“熏汁”调味。
△《黄纸上的烟熏鲱鱼》-文森特·梵高(1886)。
图片来源:www.art-vangogh.com
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远距离运输食品变得越来越容易,食物储存不再是烟熏工艺的主要目的,在人们愈发讲究的赏味需求下,烟熏美食朝着更为精密的调味方式演进。
放眼世界,烟熏美食可谓百花齐放,各有不同。
在北欧,冰岛人用干羊粪制作冷熏鱼、羊肉和鲸鱼;
在南美,人们用多香粉和苏格兰烟熏辣椒制作一种叫做“Jerky”的本土烟熏小吃;
在澳洲,新西兰人用曼纽卡(一种茶树)锯屑来制作热熏鱼;
在亚洲,中国的贵州腊肉、湘西柴火熏肉、九江熏腊肉、福建古法熏鸭等表达着花样繁多的“烟熏”情愫。
△图片来源:摄图网
由于食材和生烟材料的选择大都因地制宜,因此世界各地的烟熏名菜无论是口感、风味还是烹饪方法都有所不同。
地理位置偏北,气候较冷的地区,人们多喜爱食用冷熏制作的鱼类,如原产于阿伯丁地区的冷熏黑线鳕,就是一种用绿木和泥炭制作的冷熏鱼。这种冷熏鱼搭配传统料理卡伦炖汤,曾在伦敦地区风靡一时。因为在寒冷的雨夜,没有什么比滚烫的卡伦炖汤搭配熏鱼更抚慰人心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