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寺方丈和少林寺方丈级别,少林寺方丈有多高的地位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6 00:36:47

方丈

“方丈”一词最早出现于道家学派著作《列子》。据《列子》记载,中国东海有五座仙山,且都漂浮于东海之上。其中一座名为“方壶”,又称为“方丈”。后来,两座神山飘至北极,融入汪洋大海,仅剩方壶、瀛洲与蓬莱三座还处于东海之上。

据说,此三座仙山乃仙人处所,山中灵芝遍野,食用便可得长生不老。历代帝王终极一生追求长生,因此屡屡派人遍寻仙山。例如,秦始皇曾派遣徐福出海求仙,为表虔诚之心,徐福还特地携带童男童女出海寻山,只是一去便不复返了。

汉武帝也曾派遣术士李少君前去寻山,而在李少君离世后,汉武帝还坚信李少君并非死去,而是仙化了。由此可见,不论是仙山还是长生不老之术,终究是人们可望不可及之物。后来,我国本土的道教全真派将“方丈”视为道观的最高精神。不过,“方丈”并不具备统领一整个道观的管理权,只是被作为精神以及道法的模范人物。

白马寺方丈和少林寺方丈级别,少林寺方丈有多高的地位(5)

著名道家经文《庄子》曾记载“方,道也。丈,长也。”由此可见,方丈具有传播道法、普度众生弟子的职责。此外,成为方丈的条件也极为严苛。只有受满初真、中极、天仙三坛大戒,能够严格遵守戒律清规、约束自身道德品行且得到所有道家弟子拥护与爱戴的人方可当选为“方丈”。

佛教传入中国后,便引用了道家学派中的“方丈”一词。在佛教中,方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方丈”指的是寺院首脑住持的住所;侠义的“方丈”包括住持住所在内的所有寺内建筑设施,诸如寝室、茶室等。

住持与方丈的区别

综上,“住持”与“方丈”二词的来源不同。“住持”一词来源于佛教,但在佛教传入中国初期,并未有“住持”的概念。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才衍生而出“住持”这个新词汇,而后在寺院里开设“住持”一职。

白马寺方丈和少林寺方丈级别,少林寺方丈有多高的地位(6)

“方丈”一词则来源于我国的本土宗教——道教。早在佛教传入我国以前,“方丈”一词便已存在。只不过随着“住持”的地位逐渐神圣化,佛教便将仙山的名称“方丈”作为寺院住持的住所,以此来衬托住持的神圣性。由此可知,“住持”与“方丈”二词同时被佛教所使用。

无独有偶,除了“方丈”外,道教也吸纳了“住持”这个词汇。除此之外,住持与方丈日常所掌控的职务亦不相同。住持是一个寺院的最高领导,主要负责管理一整个寺院的运作。住持掌管着寺院内“弘法”的事务,大到在法堂讲演经法,小到日常诵经巡视,全部都在住持的管辖范围之内。

不过,方丈则不需要负担起管理寺庙的职责,方丈的主要任务在于开坛传戒与教化弟子。因此,只有德高望重、修行水平高的僧人才能成为方丈。这些高僧的修行时间极长,在信徒中拥有崇高的威望,对教义也有深刻的理解与研究。

白马寺方丈和少林寺方丈级别,少林寺方丈有多高的地位(7)

结语:

因此,就权力而言,方丈的权力与等级略高于住持。住持只是寺院的领导者之一,而方丈却是经过层层严苛的选拔、经多方认可的高僧,其身份与地位不容小觑。综上,“住持”与“方丈”虽然常被人混用,但二者的含义、地位与职能截然不同。

这两个词汇的诞生与演变也侧面反映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与融合。作为一名合格的华夏子孙,我们有责任去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并将其传承下去。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