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费用分配表属于什么凭证,制造费用分配表属于计算凭证吗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6 02:53:09

二.结账影响

结账后历史应付单据不允许修改。

三.参数控制

存在未审核的单据时不允许结账。

3.3 出纳管理结账

出纳结账是将出纳流水按单据类型、日期等汇总的过程。按日期结账,无期间概念。

一.结账检查点

是否存在结账点时间内未审核的单据(受参数控制影响),单据包括:收付款单、收付款退款单、现金存取单、银行转账单。

制造费用分配表属于什么凭证,制造费用分配表属于计算凭证吗(9)

二.结账影响

结账后出纳业务单据不允许修改。

三.参数控制

存在未审核的单据时不允许结账。

3.4 固定资产结账

一.结账检查点

是否存在结账期间内未审核的单据,单据包括:资产处置、资产变更、资产借用、资产领用、资产调入、资产调出、折旧调整单

二.结账影响

固定资产进入下一期间,不允许修改以往期间的资产业务单据。

3.5 存货核算结账

一.结账检查点

  1. 存在未审核单据;
  2. 入库序列单据单价小于等于0;
  3. 不良品或废品单价为0;
  4. 存在未分配的费用应付单;
  5. 存在负库存;
  6. 出库核算单价小于0;
  7. 成本核算生成的出库成本调整单已经生成凭证;
  8. 单据未包含在核算范围内;
  9. 赠品单价为0;

10.出库序列单据单价小于0;

11.费用分配标准未设置;

12.费用分配标准无值;

13.辅助生产成本中心费用未分配完成;

14.基本生产成本中心费用未分配完成;

15.已分配费用的产品无期初在产和本期投入;

16.主联副产品与产品组不匹配;

17.副产品没有设置定额成本;

18.费用分配结果已生成凭证;

19.费用项目与成本项目的匹配;

20.在产品费用分配标准未设置;

21.在产品费用分配标准无值;

22.存在嵌套领料;

23.存在以前期间下达的未结案工单但本期期初在产品数量和金额均为0;

24.存在以前期间已结案的工单,当期期初在产的数量和金额不为0;

25.存在当月以完工未结案的工单;

26.存在本期结案的工单期末在产品数量或金额不为0;

27.总投入费用小于0;

28.期末在产品数量小于0;

29.本期有入库但没有期初在产和本期投入产量;

30.存在数据重复的工单

二.结账影响

按核算体系、核算组织、会计政策组合维度结转到下一期间,不允许修改以前期间的核算单据。

三.参数控制

存在负库存的单据允许结账

3.6 总账结账

一.结账检查点

各业务模块凭证是否生成,各业务模块是否关账、结账(受参数控制),凭证是否全部过账,试算是否平衡,损益类科目余额是否为零(受参数控制)。

二.结账影响

总账进入下一期间,不允许修改以前期间的凭证。

三.参数控制

结账要求损益类科目余额为零;

不允许跨年度的反结账;

业务系统结账可与总账结账期间不一致。

4.对账

总账科目余额与各业务模块对账时,如果总账科目下挂核算维度,则必须根据总账科目核算维度余额来与各业务模块对账。

4.1 总账与存货对账

一. 系统上线规划建议

为了方便总账与存货月底对账及差异原因分析查找,总账存货科目应尽量和物料存货类别保持相对一致,通常来讲客户使用到的方案一般有两种:一是总账设置存货明细科目,科目和物料存货类别保持一一对应;二是不设存货明细科目,通过科目下挂核算维度(存货类别)的方式进行处理。两种方案都需要进行凭证模版的配置,月底时存货出入库单据(成本核算后)生成相关总账凭证,然后使用总账明细科目余额或者科目核算维度余额与存货核算模块的存货收发存汇总表进行月底对账。

二. 对账操作步骤

步骤1:核算合法性检查---出库核算或者成本计算合法性检查通过;

步骤2:凭证检查---存货单据已全部生成凭证;

步骤3:新增存货对账方案(可按适用账簿设置不同对账方案)。选择对账项目、科目、存货收发存汇总表、报表过滤条件组成对账策略(如科目下挂核算维度则需选择对账所需维度及报表对应核算维度值),目前系统支持按物料、存货类别、仓库、部门维度进行对账;

步骤4:对账---选择账簿、对账方案、年份和期间进行对账以及勾选未过账凭证;

步骤5:对账结果及差异分析:

当期末差异为0时,对账结果显示“平衡”;当期末差异不为0时,对账结果显示“不平衡”。

当本期增加差异或者本期减少差异不为0时,关联操作显示“差异分析”。

4.2 总账与应收款对账

一. 系统上线规划建议

为了方便总账与应收模块月底对账及差异原因分析查找,总账应收账款科目一般无须设置二级明细科目,直接下挂客户核算维度即可,如有外币交易客户存在则应收账款科目启用外币核算即可。同时按照新会计准则重分类会计科目记账要求,应收账款需要和预收账款联用(两个科目均启用客户核算维度),具体体现是月底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将应收账款期末借方余额 预收账款期末借方余额列示在资产负债表资产方应收账款栏位,将应收账款期末贷方余额 预收账款期末贷方余额列示在资产负债表负债方预收账款栏位。

二. 对账操作步骤

步骤1:单据检查---当期往来单据全部已经审核并进行账务核销处理;

步骤2:凭证检查---应收相关单据已全部生成凭证;

步骤3:新增应收账款对账方案(可按适用账簿设置不同对账方案)。选择对账项目、科目、应收账款明细表、报表过滤条件组成对账策略(如科目下挂核算维度则需选择对账所需维度及报表对应核算维度值),目前系统支持按客户、其他往来单位类型等核算维度或可按“单据类型”进行对账;其中按“单据类型”对账,以正常销售应收账款为例---可在建立对账方案时“报表过滤条件”中筛选单据类型为“标准应收单或销售收款单”,举例总账的“应收账款 预收账款科目余额”可与应收模块的“标准应收单或销售收款单”进行对账;同理其他应收款相关的亦可按单据类型进行方案设定;但需要注意的是:如使用“单据类型”作为对账数据筛选,必须保证企业正常销售应收款项和其他业务应收款项系统单据事务处理相互隔离----正常销售应收款项流程为“标准应收单或销售业务收款单”,而其他业务应收款项业务流程为“其他应收单 其他业务收款单”;备注:按“单据类型”对账应用方案举例仅供参照,具体设置以客户实际业务场景为准。

步骤4:对账---选择账簿、对账方案、币别、年份和期间进行对账以及勾选未过账凭证;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因cloud多组织业务模式下业务模块无外币期末调汇功能,而只有总账提供了期末调汇功能(总账模块按具体账簿进行账务隔离),所以应收款项对账只提供外币和本位币(人民币)对账,不提供综合本位币对账功能;

步骤5:对账结果及差异分析:

当期末差异为0时,对账结果显示“平衡”;当期末差异不为0时,对账结果显示“不平衡”。

当本期增加差异或者本期减少差异不为0时,关联操作显示“差异分析”。

4.3 总账与应付款对账

一. 系统上线规划建议

为了方便总账与应付模块月底对账及差异原因分析查找,总账应付账款科目一般设置两个二级明细科目---应付账款和应付暂估款,科目直接下挂供应商核算维度即可,如有外币交易供应商存在则应付账款明细科目启用外币核算即可。同时按照新会计准则重分类会计科目记账要求,应付账款需要和预付账款联用(两个科目均启用供应商核算维度),具体体现在月底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将应付账款期末借方余额 预付账款期末借方余额列示在资产负债表资产方预付账款栏位,将应付账款期末贷方余额 预付账款期末贷方余额列示在资产负债表负债方应付账款栏位。

二. 对账操作步骤

步骤1:单据检查---当期往来单据全部已经审核并进行账务核销处理;

步骤2:凭证检查---应付相关单据已全部生成凭证;

步骤3:新增应付账款对账方案(可按适用账簿设置不同对账方案)。选择对账项目、科目、应付账款明细表、报表过滤条件组成对账策略(如科目下挂核算维度则需选择对账所需维度及报表对应核算维度值),目前系统支持按供应商、其他往来单位类型等核算维度或可按“单据类型”进行对账;其中按“单据类型”对账,此处不再详细举例,与“总账与应收账款对账”应用场景类似;

步骤4:对账---选择账簿、对账方案、币别、年份和期间进行对账以及勾选未过账凭证;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因cloud多组织业务模式下业务模块无外币期末调汇功能,而只有总账提供了期末调汇功能(总账模块按具体账簿进行账务隔离),所以应付款项对账只提供外币和本位币(人民币)对账,不提供综合本位币对账功能;需要说明的是---因应付暂估对账功能目前正在规划梳理中,稍后系统才提供暂估对账功能;

步骤5:对账结果及差异分析:

当期末差异为0时,对账结果显示“平衡”;当期末差异不为0时,对账结果显示“不平衡”。

当本期增加差异或者本期减少差异不为0时,关联操作显示“差异分析”。

4.4 总账与资产对账

一. 系统上线规划建议

资产对账项目分为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减值准备三个对账项目,总账相关资产科目和固定资产模块的资产价值变动表进行账务核对。为了方便总账与固定资产模块月底对账及差异原因分析查找,总账固定资产原值科目应尽量和卡片资产类别保持相对一致,通常来讲客户使用到的方案一般有两种:一是总账设置固定资产原值明细科目,科目和卡片资产类别保持一一对应;二是不设固定资产原值明细科目,通过科目下挂核算维度(资产类别)的方式进行处理。同理累计折旧、减值准备的设置也与固定资产原值科目设置方法类似。

二. 对账操作步骤

步骤1:当期账务处理---当期卡片已进行变更、处置并进行计提折旧等账务处理;

步骤2:凭证检查---资产相关单据已全部生成凭证;

步骤3:新增固定资产对账方案(可按适用账簿设置不同对账方案)。选择对账项目、科目、应付账款明细表、报表过滤条件组成对账策略(如科目下挂核算维度则需选择对账所需维度及报表对应核算维度值),目前系统支持按资产类别、部门核算维度进行资产对账;

步骤4:对账---选择账簿、对账方案、年份和期间进行对账以及勾选未过账凭证;

步骤5:对账结果及差异分析:

当期末差异为0时,对账结果显示“平衡”;当期末差异不为0时,对账结果显示“不平衡”。

当本期增加差异或者本期减少差异不为0时,关联操作显示“差异分析”。

4.5 总账与现金日记账对账

一.系统上线规划建议

为了便于客户按出纳人员虚拟账户进行管理,总账现金科目支持下挂“现金账号”核算维度,支持以手工日记账的方式引入总账相关现金、银行存款科目余额及明细至出纳模块的现金日记账或者银行存款日记账。为了方便总账与出纳模块现金日记账月底对账及差异原因分析查找,总账现金科目可挂现金账号亦可不挂现金账号,取决于管理的精细颗粒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可自动记录登记业务模块收付款单据产生的现金/银行日记账,同时也支持将总账手工录入的和现金/银行存款相关凭证引入并登记至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

二. 对账操作步骤

步骤1:当期账务处理---当期现金相关收付款账务处理完毕;

步骤2:凭证检查---现金收付款相关单据已全部生成凭证;

步骤3:新增现金日记账对账方案(可按适用账簿设置不同对账方案)。选择对账项目、科目、应付账款明细表、报表过滤条件组成对账策略(如科目下挂核算维度则需选择对账所需维度及报表对应核算维度值),目前系统支持按现金账号、结算方式进行现金日记账对账;

步骤4:对账---选择账簿、对账方案、币别、年份和期间进行对账以及勾选未过账凭证;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因cloud多组织业务模式下业务模块无外币期末调汇功能,而只有总账提供了期末调汇功能(总账模块按具体账簿进行账务隔离),所以现金日记账对账只提供外币和本位币(人民币)对账,不提供综合本位币对账功能;

步骤5:对账结果及差异分析:

当期末差异为0时,对账结果显示“平衡”;当期末差异不为0时,对账结果显示“不平衡”。

当本期增加差异或者本期减少差异不为0时,关联操作显示“差异分析”。

4.6 总账与银行日记账对账

一. 系统上线规划建议

总账银行存款科目类似与现金科目,但区别在于银行存款科目一般需下挂银行账号核算维度,这样便于总账银行存款科目和银行日记账进行对账。

二. 对账操作步骤

步骤1:当期账务处理---当期银行存款相关收付款单据账务处理完毕;

步骤2:凭证检查---银行存款收付款相关单据已全部生成凭证;

步骤3:新增银行存款日记账对账方案(可按适用账簿设置不同对账方案)。选择对账项目、科目、应付账款明细表、报表过滤条件组成对账策略(如科目下挂核算维度则需选择对账所需维度及报表对应核算维度值),目前系统支持按银行账号、内部账号、结算方式进行银行存款日记账对账;

步骤4:对账---选择账簿、对账方案、币别、年份和期间进行对账以及勾选未过账凭证;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因cloud多组织业务模式下业务模块无外币期末调汇功能,而只有总账提供了期末调汇功能(总账模块按具体账簿进行账务隔离),所以银行存款日记账对账只提供外币和本位币(人民币)对账,不提供综合本位币对账功能;

步骤5:对账结果及差异分析:

当期末差异为0时,对账结果显示“平衡”;当期末差异不为0时,对账结果显示“不平衡”。

当本期增加差异或者本期减少差异不为0时,关联操作显示“差异分析”。

5.专题方案5.1 成本管理参数描述

成本管理参数包括三部分:会计政策应用参数、核算组织应用参数、核算应用参数。下面我们逐个分析一下。

  1. 会计政策应用参数(路径:会计政策-成本政策)

制造费用分配表属于什么凭证,制造费用分配表属于计算凭证吗(10)

1. 存货核算按费用项目明细核算:是指存货成本核算可以按费用项目作为成本结构进行分项平行结转成本,并且支持产品成本核算逐步分项结转。例如:采购一批物料,货款不含税金额是100,运费20,启用此参数,入库成本会形成成本结构:材料成本100,运费20,总成本120,出库成本核算时,按材料成本及运费结转出库成本。

2. 成本以含税金额进行核算:管理会计应用范畴,支持以含税成本作为企业内部考核及管理的依据,此参数仅用于内部管理。财务会计处理规则是凡进项税额需抵扣的,则按不含税金额计入成本;凡进项税不需抵扣的,则以含税金额计入成本。但从管理会计范畴,凡支出即可作为成本,相应的收入即可作为营业收入,因此启用此参数的情况下,不管税额是否能抵扣,成本都是已含税金额进行核算。

二、核算组织应用参数(路径:存货核算->成本管理系统参数)

制造费用分配表属于什么凭证,制造费用分配表属于计算凭证吗(11)

1. 应付单与发票核销产生的差异计入存货成本:应付单与发票存在差异时,通过应付开票核销会生成调整的应付单,此参数就是决定这部分差异是否需调整存货成本,系统默认调整。

2. 采购应付单审核时自动进行入库成本核算:入库单(退料单)下推应付单后,应付单审核时自动触发入库成本核算,计算入库单(退料单)的成本。因K/3 Cloud支持多核算体系多会计政策的成本核算,此参数只对默认会计核算体系默认会计政策下的核算组织入库成本核算生效,其他的需执行采购入库成本核算。

3. 存在负库存时允许结账:严格来讲负库存是不合理的业务,但出于某些特殊场景,存在库存管理允许负库存,那成本期末结账相应的也需提供负库存允许结账。

4. 赠品、不良品、废品单据零成本时允许结账:在《零成本管理解决方案》中有赠品、不良品、废品零成本的应用介绍,成本核算会对这类单据存在零成本情况下给予警告提示,实际应用中可以忽略。相应在期末结账时会对零成本单据进行检测,勾选这个参数则允许赠品、不良品、废品单据零成本时允许结账。

5. 采购入库调整单生成出库成本调整单:支持“按上期出库、结存比例”、“不生成”和“全部生成”三种调整方式。采购入库调整单是由发票金额与以前期间入库成本存在差异时补差生成,因是以前期入库,因此存在以前期既已部分耗用或全部耗用的场景,而当期收到发票补差是对整个入库单的成本调整,当当期初库存数量与补差数量不匹配时,容易导致调整后的期初加权平均价偏低或偏高,甚至成本极其异常的情况,通过按上期发出/结存比例生成出库成本调整的话,可以科学合理的使期初加权平均价回到真实成本范围。选择“不生成”,则不生成出库成本调整单,但入库调整后的期初成本可能失真或异常。选择“全部生成”,则入库成本调整单全部生成出库成本调整单,期初成本不受入库成本调整单的影响。

6. 采购费用分配自动分配标准设置:费用应付单分录行勾选“计入成本”,并指定入库单据审核时会自动进行采购费用分配,支持按入库数量和金额两种方式进行分配。注意:若自动分配后,在勾稽日志查询中进行了反勾稽,在不重新审核费用应付单的情况下,只能在“采购费用分配”中手工执行分配了。

7. 副产品投入材料成本计算依据:主联副产品在成本计算之前需对材料成本进行分摊,副产品采用定额核算,副产品耗用材料成本=数量*单位定额,主联副耗用的直接材料首先扣减副产品的成本然后按照主联副产品组分配权重在主产品和联产品之间进行分摊。这里副产品的数量支持两种来源:投入产量和完工产量。两者应用注意事项请参考帖子《K/3Cloud副产品解决方案》。

8. 期末结账结转存货核算明细过程数据:在核算应用参数中有勾选“写成本计算过程”的前提下,此参数决定存货核算明细报告数据是否存储在历史数据表中,供跨期数据查询。

三、核算应用参数(路径:存货核算->出库成本核算OR产品成本核算->成本计算)

制造费用分配表属于什么凭证,制造费用分配表属于计算凭证吗(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