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石机产量一天多少,刻石机刻一吨石头的成本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6 03:33:02

刘英贤,南陵南堡人。父亲也是石刻高手,常年在兰州做石刻生意,与其合作的人都评价说:“刘叔活做的好,价钱又巧。”可惜30多岁就病故了。刘英贤少年时跟随南陵赵家堡石匠高手赵老虎学石刻,他虽然念书少但悟性极高,接触的人群又都是文化名流,后来不但碑石刻的好,而且能写古诗文,民国间曾一度任仁里乡(现在的宫里和华朱)乡长。刘英贤子承父业,又经名师指点,石刻技艺日渐精进,尤以文字雕刻见长,他为省历史博物馆复制的《曹全碑》和《二王法帖》,得到专家充分肯定和赞誉。五六十年代,刘英贤雕刻淳化烈士陵园石碑,同去的还有仇文才、李德祥、张福安、刘积贵等,又雕刻解放兰州烈士纪念碑19通。八十年代,仇文才为“省碑林博物馆”复制雕刻了唐代皇帝诏书共4片,后来又复制雕刻了《二王法帖》共24片,再后来又复刻了《曹全碑》。70岁后是宫里镇政协组第一届成员。

刻石机产量一天多少,刻石机刻一吨石头的成本(25)

这是80年代刘英贤和儿子刘松龄刘柏龄及外孙子

刘兴汉,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石刻文史研究专家刘兴汉老师,宫里镇南陵村人。这次学习和研究石刻文化,我采访的第一个人物就是刘老,今年已95岁高寿的他谈吐思路清析,德才双馨。曾任铜川市公安局政委,退休后回归故里,刘老没有官架子,与宫里石匠们打成了一片。爱上石刻研究,起初是处于对家乡的一种热爱,数十年来已经通过研究石刻文化变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刘老在政协的要求下加入了政协文史组,为政协的文史做出了很大的奉献,特别是在电脑网络和智能手机还没有普及,搜查资料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刘老和樊双有等老一辈宫里文史专家主导编撰《宫里石刻》,成为最早的一本介绍宫里石刻的文史资料。刘老还一再说:我对咱们富平石刻了解肤浅的很。石匠活,不用学,人家咋做,咱咋做。这是石刻界的一句俗话,刘老说:你不下一定的攻夫和苦,手、心、眼没有用到一个点上,就是死板的,不得灵活。老一辈的奉献精神和思维境界是后辈学习的榜样,我们爱上学习和研究石刻,又何尝不是一种发于内心对家乡和文化的热爱呢。

刻石机产量一天多少,刻石机刻一吨石头的成本(26)

95岁的刘兴汉老师

上世纪80年代初,西安南门石桥重建急需一批高水平的石匠。在宫里三凤村赵志德先生的促成下,陕西雕塑工作室在富平首批召收了7名石匠,他们是:刘国辉、李文军、王同虎、王民彦、张茂宏、周三石、周七十。此后8年间,共在富平召收5批石匠,高峰时工作室的富平籍石匠多达35人,圆满完成了南门石桥桥体和石护栏的手工雕刻任务。此间,西安民间艺术社新成立了石雕艺术厂和陕西雕塑工作室,孕育了一大批宫里石刻再兴起的开端人物,返乡后很快成为石刻产业新的主力军。

刻石机产量一天多少,刻石机刻一吨石头的成本(27)

频阳名匠风采

在西安古城建设的同时,碑林博物馆急需复刻大量古碑,于是找到了富平县文化馆的何本善老师。何本善带领刘应贤、井六石、何印朝、井一漫、景一泉、何宏潮等,入驻碑西安林博物馆进行古碑复刻,历时三年,方才完工。

何本善,碑林博物馆古碑复刻的组织者、和创作者,曾为日本山梨县复制了西安碑林名碑20通,以助创建山梨县碑林公园,传为中日文化交流佳话。日方为每块碑盖有碑楼,可见对中国文化的重视和敬仰。做为国礼赠送给英国女王的“秦铜车马底座”,就是何本善老师用富平墨玉雕刻制作的。

刻石机产量一天多少,刻石机刻一吨石头的成本(28)

上一页34567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