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种脂肪酸在适量的情况下都对人体有益,且好处不可替代,不能完全只依赖某一种植物油。而且有些人认为植物油健康,就毫无节制地食用,这是错误的,任何食物都应该遵循适量原则。
三、根据饮食习惯换着吃油很多人知道油要经常换着吃,但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普通人每天脂肪的摄入量应该在总热量的30%,三种脂肪酸最合适的分配应当是1∶1∶1,也就是每一种脂肪酸各占每日总热量的10%以下。如果是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要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将10%下降到7%。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食用油的每日摄入量为25到30克,超过了这个量,再“健康”的油都会让人发胖。
当然,这个1∶1∶1是一个理想值,很多人做不到,其实可以按照自己的饮食习惯去调整。
比如爱吃肉的人,在食用肉类时就摄入了大量的动物脂肪,因此日常用油尽量不使用动物油,多使用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如玉米油、大豆油等;
如果是很少吃荤油的人,因为饮食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比大,那么可选用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橄榄油和茶油,以及有一定饱和脂肪的花生油和米糠油等;
对于不追求吃素,很少吃肉的健康人,可以偶尔用动物油来烹调菜肴。如果是豆制品吃得多,已经摄入了不少多不饱和脂肪酸,那么日常可以用花生油、茶油等油脂烹调菜肴。如果花生吃得多,那么烹调用油可选花生油以外的油。
花生油中有80%以上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41.2%是油酸,37.6%是亚油酸,油酸仅次于橄榄油和茶籽油,比玉米油和菜籽油高,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作用,但缺乏α-亚麻酸,一般用于炒菜。
玉米油饱和脂肪酸比花生油低,不饱和脂肪酸比较多,玉米油不仅有必须脂肪酸和维生素E,还含有丰富的植物甾醇,植物甾醇可降低心脏病的发病风险,适合做凉拌。
菜籽油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低于玉米油,但明显高于橄榄油,维生素E虽然比大豆油少,但活性最强的α-生育酚却比大豆油中高,还是唯一含有菜油甾醇的植物油,适合炒菜,不适合长时间油炸。
花生油、玉米油、菜籽油各有各的好处,没有哪一种一定最好的说法,在食用的时候,可以换着吃。
适量的油脂,对人体健康很有益处,但摄入过量就会给健康带来威胁,最重要的还是遵循适量原则。
参考资料:
[1]吃猪油真的不健康吗?心脑血管患者建议少用猪油. 中国食品安全报.2019-03-27
[2]饮食新知:根据饮食习惯选食用油.生命时报.2014-03-11
[3]猪油香不假,但它真没保健功效.科技日报.2021-01-07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