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春亭餐厅到文昌阁城关下,有一道墙,这是清漪园时期的宫墙,颐和园时期向外扩展了一部分。这道墙上有一座门,这是清漪园的便门之一。
门上挂着“颐和园博物馆”的牌子,这二年刚刚挂上去的。进去看看。
我记得这里原来是叫文昌院陈列馆。很多年没有来了,记忆里这儿曾是一片空地。空地上夏天晚上有露天电影,从东面的文昌院东门进来,一毛五一张票。好像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就没有露天电影了,文昌阁下面的那座门也不开了。2000年以后,这里重建成了上面这个样子。
光绪重建颐和园时,在文昌阁下的清漪园宫墙外又垒一道墙,就是现在文昌院东门那道墙,两道墙之间的这座院子就成了颐和园內建筑。按照记载,这个院子曾经是光绪时期的御膳房。咦?慈禧太后住在乐寿堂时,如果从这里送饭,那太后岂不是老也喝不上热乎粥?
这座大门不是原来御膳房的大门,也不是仿造,就是重新盖的。基本是按照规制的三间王府大门,明间开门,次间封闭,抬梁灰瓦单檐卷棚悬山顶。前檐下的那些画枋、垂花柱和套环华板都是超规格的,本不应有。檐下挂“颐和园博物馆”贴金九龙额匾,“颐和園”三个字是取自东宫门额匾,光绪手迹。“博物馆”三个字肯定也是取自园中其它牌匾,那个“館”像是来自“聴鸝館”。
门前一边一座清代风格铜狮,男左女右,来路不明。门外墙下两侧各有三个露陈座,上面摆放了青铜器。这些摆件看上去都很新,应该是近年的赝作,就是复制品。看看都有什么。
仿三足克鼎,盛肉的。
仿武王征商簋(念鬼),盛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