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登鹳雀楼》,作为一首经典的五言绝句,与《静夜思》《悯农》《春晓》等唐诗一样,也是一首重要的启蒙唐诗,很多人在记忆之初,就能够熟练背诵,并铭记终生。
全诗共有4句,前两句写景,夕阳依山而落,黄河奔流入海;后两句抒情,想要看得更远,就要登得更高。
虽然仅仅20个字,却大气磅礴,充满哲思,因此流传千古,直至今天。
但是,细细品读之后,却有了一些乱弹的想法。
乱弹想法之一:“白日依山尽”不符合光学原理
从“白日依山尽”的“尽”字,我们可以知道,诗歌所描写的是黄昏时分,由于地球自转,太阳缓缓西沉,慢慢没入群山之中。
所以,这时的太阳,并非旭日东升的朝阳,也并非烈日炎炎的午阳,而是落日余晖的夕阳。
按照光学原理,阳光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7种颜色,如果阳光穿透的大气层较薄,七种颜色的光线会重叠混合,确实会呈现出白色。
但是,在黄昏时分,由于阳光斜射,阳光所穿透的大气层增厚,这时其它光线被散射,仅留下了穿透力较强的黄色和红色,所以,夕阳通常是黄色或者红色的。
因此,才会有成语“落日熔金”、“残阳如血”。也才会有诗句“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所以,“白日依山尽”的“白”字,用来形容夕阳,很不科学,也不符合常理。
如果改成“白日当空照”,或者改成“红日依山尽”、“黄日依山尽”,要更加符合光学原理。
乱弹想法之二:“黄河入海流”不符合地理常识
此诗的标题是《登鹳雀楼》,因此,可以明确知道,是作者登临鹳雀楼,有感而发,写出此诗。
鹳雀楼,因有鹳雀栖息其上,故而得名。
该楼始建于北周时期,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的黄河东岸,
众所周知,山西是内陆城市,并不临海,与大海之间,相隔着河北、河南、山东等省。
并且,永济市位于山西省西南角,与陕西隔河相望,距离海岸线更为遥远,直线距离大约800公里,等于1600华里。
所以,要想在永济市的鹳雀楼上,眺望到大海的波涛,确实需要千里眼。
只是,在鹳雀楼和大海之间,并非一马平川,而是阻隔着崇山峻岭,所以,要看到“黄河入海流”的胜景,不仅需要千里眼,而且需要加强版的千里X光眼。
当然,也可以使用简单的方法,在黄河入海口,安装一个远程摄像头。
但是,对于科学技术还未发展的古代社会来说,不要说千里X光眼,即使是远程摄像头,都无异于痴人说梦。
所以,作者在鹳雀楼上,就算登到最高层,站在楼顶上,踩着桌子,踮着脚,也不可能看到“黄河入海流”的景象。
乱弹想法之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符合发展逻辑
“欲穷千里目”,可以解读为希望能力得到提升。“更上一层楼”,则可以解读为地位的提升。
因此,这句诗可以理解为,想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就应该提升自己的地位。也就是说,地位对于能力的提升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是,实际情况是,只有通过能力的提升,才能促进人的发展,进而带动地位的提升。能力,才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所以,一个人,只有具备生存的能力,才能战胜眼前的苟且,拥有诗与远方,否则必然寸步难行。
一个人,也只有具备谋生的能力,才能挣到脚下的六便士,追寻天空的月光,否则必然陷入困境。
因此,我们需要远大的理想,让生命拥有意义;但我们更需要谋生的能力,让我们生存到理想实现那一天。
所以,不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而是拥有了爬楼的能力,才能上到更高层,看到更远的远方。
当然,以上想法,只是乱弹而已。如果真的按照那些光学原理、地理常识、发展逻辑对诗歌进行篡改,不仅是暴殄天物,糟践经典;更会让这首千古绝句,诗意全无,沦为庸品,甚至是烂品。
毕竟,文学和科学是有所区别的。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