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就是钒电池充放电的大概原理。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便于说原理,我们其实在讲述中忽略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细节。
忘了电荷守恒!
前面说了,钒电池的放电过程是这样的:在正极溶液中,5价钒离子源源不断获得电子补充,继而让自己陆续变成4价钒离子。
可大家细想一下,这样的场景能实现吗?几乎不可能。因为,如果你只是单纯地往一大桶溶液中源源不断地输入电子,那么这桶溶液就会带上大量静电,输入的电子越多,静电就越强,最终强到无法实现。
故,根据电荷守恒,正极溶液要想保持电中性的话,只有一条路可走,即:每得到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就需要同时让一个正电荷也进入家门,正负相抵,溶液呈中性。
这个正电荷从哪里来呢?只能从负极溶液中来。原因是在放电过程中,正极溶液是得到电子的一方,而负极溶液是失去电子的一方。那么同样还是根据电荷守恒,负极溶液不可能只是单纯地输出电子,否则它也会带上大量静电,因此,其在输出电子的同时,也必须输出等量的正电荷。
总结起来,钒电池的放电过程就是:负极溶液同时向正极溶液提供等量的电子和正电荷。
而充电过程则相反:正极溶液同时向负极溶液提供等量的电子和正电荷。
这里又多出一个问题,这个正电荷是什么?
它其实就是溶液中的氢离子,或者说质子。氢只有一个电子,其失去一个电子后,本质上就是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
因此,现实中的全钒液流电池,正极溶液和负极溶液实际上是挨在一起的,只不过两者被一层质子交换膜隔开了而已。这层质子交换膜只允许质子来回穿梭,其他物质则不被允许通行。
以充电为例,充电时,正极溶液中的4价钒离子失去1个电子变成了5价钒离子,失去的那个电子走外部电路进入负极溶液,而氢离子(质子)则穿过质子交换膜进入负极溶液。放电时,过程则相反。
知晓了钒电池充放电的原理后,想必大家现在对其有哪些优势更感兴趣,关注科普中国,了解更多钒电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