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早期的塞班机系统,已经允许用户安装第三方输入法了。但当时的很多输入法软件,依然是在9键输入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良的。而很多用户本身也不太注重手机输入法,相当部分仍在使用手机内置的输入法。90后一代,就是用着这些手机长大的。对他们来说,宫格输入法的布局早已烂熟于心,闭着眼都能将物理键盘按出火花。即便后来智能手机风靡,这批老的手机用户还是更习惯于九宫格。当习惯成自然,90后也懒得改变,被唤作“老年人”也不足为奇。
黑莓手机
而我们对全键盘式的物理布局,最初印象是源于商务范十足的黑莓手机。虽然黑莓与当年的“机王”诺基亚是同时代产物,但黑莓手机始终未能在中国打下群众基础,只在小部分用户中流行并不断衰落。真正让全键盘式的手机输入法走向大众的,还是人手一台的街机苹果。而苹果手机也凭一己之力,改变了相当部分用户的习惯。苹果发布的第一代智能手机,也即iPhone2G,其内置的虚拟键盘便采用了全键盘式的虚拟输入法。
而在这往后的7年里,苹果系统都一直我行我素地质地只持全键盘输入法,不越狱都无法使用其他的手机输入法。直到2013年iOS7系统上线后,苹果手机才能自由切换九宫格和全键盘。此外,苹果流行的这些年,iPhone也成了各大手机厂商竞相模仿的对象,这也培养出更大批习惯全键盘的用户了。而在00后的年轻一代中,则因没有接触过早期的手机,更容易选择全键盘输入法。此外,他们一接触电子产品就是电脑加手机,学习两种键盘布局更是没必要。所以说,“用9宫格都是老人家”、“用26键的都傻得可爱”的对立,就是这样形成的。
那抛弃偏见和鄙视链,究竟哪个输入法更高效一些呢?理论上来说,26键的速度要快于9键。即便现在输入法的词汇联想能力和词频预设已经足够强大,但3到4个字母一个键位的九宫格布局,仍然会使得重码率更高,选词时会带来一定的麻烦。此外,如果是中英文混打,或打纯英文的情况下,9键输入更是灾难。例如,我们要用九宫格打出abc这三个字母时,则需要单击“键2”获得字母a,稍作停顿再双击“键2”获得字母b,再稍作停顿三击“键2”获得字母c。而全键盘只需要敲三下,就能完成输入了。但是,九宫格也有全键盘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更大的按键面积,这能防止误触。从直觉出发,九宫格在点击精度上可能会具有突出的优势,在实操中更不容易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