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2无人机侦察能力更强。
接下来聊聊最近在俄乌冲突中现身的“候鸟”-6察打一体无人机。该机是一款类似“彩虹”-3的中型察打一体无人机,长7.5米,翼展10米,最大起飞重量670千克,有效载荷150千克,采用Rotax 912活塞发动机,飞行升限5486米,续航时间12小时,由于没有配备卫星通信系统,活动半径只有200千米,航程2400千米。该机机头安装有一个固定的前置摄像头用于起降,机头下方安装了Oghab-4光电转塔,内部配备了白光摄像机、红外成像仪和激光测距仪等装置。
“候鸟”-6无人机有两个挂点,后来改为双联装挂架,可携带4枚小型精确制导弹药,包括Sadid-342/345制导炸弹或射程约12千米的Qaem5/9导弹,在不携带弹药的情况下还可携带两种电子战吊舱,执行电子战任务。“候鸟”-6在2017年4月首次亮相,2018年2月开始大规模生产供应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并且外销给了埃塞俄比亚、委内瑞拉、叙利亚等国,在叙利亚、伊拉克等参加了实战,取得了不小战果,实战经验比较丰富。除了“候鸟”系列,此外圣城航空工业公司还生产一些便携式手持发射的无人侦察机。
对于俄罗斯来说,相对于尺寸更大的“见证者”-149,“候鸟”-6无人机成本相对低一些,可弥补同级别国产“猎人”-R察打一体无人机数量的不足。
“候鸟”-4B无人机。
“燕子”和“卡拉尔”
“燕子”系列(Ababil)系列采用了鸭翼式气动布局,主翼为切尖窄三角翼,圆柱形机身,后掠式垂尾,动力为后置式,为活塞式发动机。伊朗官方没有公布“燕子”-1相关信息,但普遍认为该机是一款自*式无人机,其配备40千克的战斗部。
在“燕子”系列中,“燕子”-2是最出名的,1997年10月首飞并在1999年3月正式对外公布。该机翼展3.25米,机身长2.88米,最大起飞重量83千克,采用GPS/惯性制导,可在远离地面控制站120千米的空域执行任务,续航时间1.5个小时,也可按照预先设定的侦察路线飞行。每套“阿巴比”无人系统由两架无人机、1具弹射器和1辆地面控制车构成。
“燕子”无人机系统,采用弹射起飞方式。
“燕子”-2主要有三种衍生型号,分别为用于防空训练用的“燕子”-B靶机,侦察型“燕子”-S和自*式无人机“燕子”-T。“燕子”-B靶机安装了脱靶指示器,红外设备和雷达反射装置,于2001年开始服役。“燕子”-T配备了一个重约40千克的战斗部,可用于攻击地面目标。2002年,黎巴嫩真主党得到了伊朗提供的“燕子”-T自*式无人机,并将其命名为“米尔萨德”-1( Mirsad-1), “米尔萨德”-1可以安装侦察设备或者炸药。“燕子”-2家族生产数量比较大,到2006年前伊朗总共制造了369架。
在“燕子”无人机家族中大部分采用活塞式发动机,飞行速度一般不超过400千米,较低的飞行速度也导致该飞机容易被拦截。为了丰富无人机种类,2009年,伊朗飞机制造工业公司开始研发采用喷气式发动机的“燕子”无人机,命名为“燕子-喷气”或“Hadaf-1”,采用了基于反舰导弹涡喷发动机研制的“黎明(Toloue)”小型发动机,设计最大速度约为700千米/小时。 此外,伊朗飞机制造工业公司还研制了手持发射的小型无人机:“燕子”A、 “燕子”C。这些机型采用电力驱动,其性能参数为:续航时间30分钟,航程15千米左右、最大航速60千米/小时,最大起飞重量6.5千克,主要用于装备特种部队或陆军,执行侦察任务。
“燕子”-2无人机基础上发展的自*式无人机在地区冲突中被广泛使用。
在伊朗飞机制造工业公司研制的喷气式无人机中最出名的并不是“燕子-喷气”,而是“卡拉尔”(Karrar),这款喷气式无人机是伊朗在美制MQM-107A无人靶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巴列维王朝时期,伊朗从美国进口多架MQM-107无人机,用于空军战斗机和防空导弹打靶测试,在完成“黎明”涡喷发动机完成国产化之后,“卡拉尔”无人机发展进入快车道,在2010年国防工业日正式亮相。
目前,“卡拉尔”无人机已经发展了多代,用途不断扩展,性能也不断提升。该机外形上与MQM-107A无人靶机相似——圆柱形机身 下单梯形机翼,发动机位于机身后半段,进气口设置在机身下方,机身下方设置了武器挂架。机长3.75米,翼展3.1米,高1.5米,最大起飞重量约750千克,有效载荷250千克,最高时速900千米/时,最大航程约1000千米,采用发射架火箭助推零长发射与伞降或气囊回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