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丘低保人员还要交农合费用吗,河南沈丘农村低保户标准是多少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6 19:09:24

40年时光荏苒,见证芳华。蓦然回望,沈丘县贫困发生率已降至0.9%,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一步步成为现实并获得新的发展。

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沈丘低保人员还要交农合费用吗,河南沈丘农村低保户标准是多少(1)

农村新貌

沈丘低保人员还要交农合费用吗,河南沈丘农村低保户标准是多少(2)

西关村同心社区里娱乐设施齐全,孩子们在开心玩耍

衣食住行大变化

在60后齐凤云看来,改革开放的40年里,要数房子的变化最为明显。小时候,他们一家人住在三间很小的土房子里,既拥挤又潮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齐凤云一家人外出务工,收入可观,前几年已经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

1953年出生的张齐礼也感慨万千:以前一天三顿吃红薯,穿衣“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过年就是“过关”,要借钱走十几里到镇上才能买一点年货。如今生活好了,吃穿不愁,儿孙还给他买了代步车,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改革开放40年,沈丘人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全县578个行政村(社区)搭上了跨越发展的快车。公路、电力、水利、网络等工程的建设,使村民致富有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果农喜迎丰收

教育事业大发展

提起改革开放40年教育取得的成果,退休老教师王明远用“令人震惊”来形容。

当年,王明远执教的中学地处偏远乡村。10间瓦房当教室,没电没窗户不说,还漏雨。如今,这一切都已成为过去。由国家拨款建的教学楼、宿舍楼拔地而起,老房子变成了新房子,还建起了操场、食堂、卫生间,接通了互联网,配上了现代化教学设备。

教育全面提质,得益于资金的持续投入和改革的全面深化:建好学校,改善教学环境;配好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等。

不仅如此,沈丘县还重拳出击,打通了教育扶贫的“最后1米”:给89名孤儿建成4个“希望之家”,派万名教师开展教育资助政策宣传活动,确保无一名学生因贫辍学……

沈丘低保人员还要交农合费用吗,河南沈丘农村低保户标准是多少(3)

敬老院里老人们安享晚年

保障政策广覆盖

“急救车一响,一头猪白养;住上一次院,一年活白干。”这是当地农村曾经广泛流传的顺口溜。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沈丘县不断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并加大资金投入,以提高新农合的人均补助标准、报销比例及贫困户的医疗救助保障水平等。

和医疗保障同步进行的,还有社会保障。2017年,沈丘县农村低保线上浮到3310元,并扩大了低保救助范围;提高低保户补助标准,每人每月149元;提高特困人员救助标准,每人每年4304元,高于省定标准209元。

沈丘低保人员还要交农合费用吗,河南沈丘农村低保户标准是多少(4)

研究新型电子科技的博士团队

就业创业路更宽

新安集镇张楼行政村的柳晓军是农民工就业创业的杰出代表。20年前,为了生计,他走出穷村,到内蒙古务工,从此与稀土结缘。经过多年打拼,他不但自己富裕了,还返乡创办了企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柳晓军的回归,得益于县里出台的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吸引了不少成功人士、大学生和退伍军人返乡创业。他们将个人的创业致富梦与推动产业发展、带动乡亲增收紧密结合,实现了由“输出一人致富一家”向“一人创业造福一方”的转变。

沈丘低保人员还要交农合费用吗,河南沈丘农村低保户标准是多少(5)

家门口就业

同时,作为劳动力输出大县,沈丘县还免费培训推荐就业,仅去年一年就转移1.9万人外出就业。该县还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产业集聚区137家规模以上企业吸纳贫困人员3000多人,人均月工资2600元;新建159个扶贫车间(基地),带动1.1万余人就业,其中贫困人口2400人。

“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沈丘县委*皇甫立新相信,随着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123.75万沈丘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将更加强烈。

沈丘低保人员还要交农合费用吗,河南沈丘农村低保户标准是多少(6)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