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曾侯乙编钟,大家都很熟悉了。
名气之大,上了语文课本,堪称国宝。
曾侯乙编钟是青铜器的代表之一,在它背后隐藏的故事,也和文物本身一样精彩。
曾侯乙编钟于1978年在湖北随州出土,共有六十五件,重达4.4吨,组装起来占地数十平方米,堪称是件雄伟瑰丽的文物。
在它出土的地方,2000多年前存在着一个诸侯国——随国。
对于东周列国这段历史,大家的焦点主要在于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这样的主线情节,对于随国这样的小国失之关注,但在这些小国身上,也同样埋藏着对我们历史至关重要的线索。
曾侯乙是曾国的国君,曾国就是随国,国君的先祖来头很大,是西周重臣南宫括,也就是《封神演义》里的南宫适的人物原型。
周武王分封,南宫适和他的后代被封在随国。
这时期的随国,不是个可有可无的小国,它是周王分封在汉水一代姬性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一个。
《左传》:“汉水之东随为大”。
它承担着很重要的使命——为周朝守御南土。
惟王正月,吉日甲午。曾侯舆曰:伯适上帝,左右文武,达殷之命,抚定天下。王遣命南公,营宅汭土,君庇淮夷,临有江夏。
里面关键的是“君庇淮夷,临有江夏”这句话。
怎么解读呢。
当时西周王朝的国土并不算特别大,它在南方能控制的边界,只到随州周围,也就是随国的位置。
为什么要把随国封到那里呢,因为它替王室承担着很重要的责任——监视与牵制。
在随国的旁边,还存在着一个鄂国。
这个鄂国,是随国的责任之一。
鄂国,早期位于山西乡宁县一代。它是夏商时期封的诸侯国,没有与武王结盟伐纣,也就是说,它不是自己人。为了便于防范,周王室把它迁到了现在的湖北鄂州一代。
所以说现在湖北的简称为什么不是楚,而是鄂呢,和这个鄂国也有很大关系。
为什么给放到这里,因为随国的位置,就在鄂国旁边。
所以,意图很明显了,把鄂国给移到这儿,就是让随国监视着它。
当然,随国给放到那里,不仅仅是监视鄂国,在它周边还有许多异姓诸侯国,比如它周边的唐国、赖国、轸国,这些都不是姬姓诸侯国。
这些国君都跟周王不是亲戚,说不定哪天就要翻脸,要是中间没有自己人镇着,它们还可能联起手来推翻周天子,就像周武王干过的那样。
所以,放个随国在那里,很有必要,也很重要。
这是“君庇淮夷,临有江夏”的一层含义。
除了镇守南部边陲,随国的设置,还有更大的意义,就是把国土向南延伸。
在西周时期,周王还没有后来那么怂,几任周王在继承先王基业的基础上,还是有开疆拓土的野心的。
周昭王、周厉王都曾多次发动南征,目标正是当时被视为蛮夷的楚人,在这个过程里,可靠的随国就成为了周军前线的大本营。
八月初吉庚申至,告于成周,月既望丁丑,王才成周大室,令静曰:“俾汝司在曾、鄂师。”
并且随国的南宫家族,还出任周军的统帅。
隹王令南宫。伐反虎方之年。王令中先省南国。貫行。埶王㡴。在夒真山。中乎歸生鳳于王。埶于寶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