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而关于曹操死因和死之前留下的话确实让人感觉到十分不寻常,公元220年那一年在曹操没有传出病故之前,一直都在南征北战,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当时是蜀国的势力最为强大的时期,汉中之战曹操与刘备交战中,由于战事非常不利所以曹操最终退出了汉中,所谓的战事极为不利并不是刘备的蜀国大军彻底击败曹操大军,而是孙权在曹操动用主力与刘备决战之际,突然发兵围攻合肥,曹魏诸州皆抽调兵力赴扬州屯驻。刘备大将关羽趁着襄、樊兵力空虚之际,从荆州向他的东南防线襄、樊一带发动了进攻,按照当时敌我事态,曹操可谓是腹背受敌,汉中曹操是失得起的,因为刘备攻占汉中和长安,洛阳还有潼关可以坚守。但要是樊城丢了让关羽攻入中原地区,那么洛阳和许都皆不可保。
曹操当然是放弃无险可守的汉中地区,迅速把主力调回洛阳支援樊城,然后再与孙权结盟让孙权乘着关羽主力在樊城作战,荆州空虚让孙权举兵拿下荆州,这样一来孙权也就不用在合肥打一场十分冒险的攻坚战,又能乘机拿下荆州的土地,何乐而不为,孙权仔细一想觉得十分有道理,于是吴越最终联合把蜀国鼎盛时期的兵峰全面压了下去,蜀国一代名将官关羽最终也吴国大将斩首,有人说荆州战役最大得利者是吴国其实并不是,吴国并没有像魏国一样的战略头脑,既然是曹操提出的计划,得最大利者当然是曹操,吴国的背信弃义 导致蜀吴联合最终破灭,吴国和蜀国从此立下不共戴天之仇,必将会在未来十年间互相攻伐,而魏国就可以乘机积累实力,荆州丧失也让蜀国彻底失去与魏国一较高低能力,也可谓一石二鸟,如果吴国当时不为一时的利益偷袭关羽的话,那么魏国即使不亡其国力必将受到严重削弱。
曹操完成这一壮举之后,保证魏国后来全面崛起和强大,解除了吴国和蜀国两面夹击之后,公元220年曹操回到洛阳时,就已经是身染重病,毕竟当时曹操已经66岁了,人的精力是有限,从公元217年曹操就没有闲过,一直都在南征北战,能够以60岁年龄连续在外面征战三年,包括一系列战略的部署的亲力亲为,已经是十分不容易,曹操可以说是过劳而死,用自己生命在给自己儿子曹丕铺设一条干干净净大统之路,包括后来崛起司马懿他的天下也离不开前期曹操打下的基础,如果当时能在曹操活个20年那么天下归属还真不一定是他们司马一族的。
曹操快要去世之时早已经是魏王他的地位早已经是帝王级别的,但曹操临死之前却再三叮嘱曹丕他死后决定不能有一件奢侈的陪葬品,也不能建立任何形式陵园一切从简,有人会以为曹操这样说是为了不给儿女们增加不必要麻烦,也不要劳民伤财消耗太多资源,毕竟当时魏国刚刚经历两场大战,但曹操最终下葬简到什么地步呢?据说曹操是穿一件补过的旧衣服下葬的,这就给人留下千古谜题了,要说简单,但也不能简到连寻常百姓的富贵人家都不如吧?
曹操到底是惧怕什么,这就要从曹操是如何发家立业说起了,根据行内人说,从古到今凡是以盗墓行业为主盗墓贼他们都有一个祖师爷那个祖师爷就是曹操,每次下坑之时挖掘之时都要祭拜一下曹操雕像,才能开始进行挖掘,因为根据野史记载,曹操刚开始并没有钱供养军队,是靠到处挖掘古墓,获取里面丰富陪葬品来作为自己的军费和日常的开销的,如果不是这样那为什么一个太监之子,能拉起一支成千上万的军队呢? 从逻辑上这个解释是完美无缺的,从曹操死时的一系列违反常理神奇操作,更加印证后人猜测,就是曹操之前就是盗墓起家的,曹操惧怕他死后会有人来盗墓,因为曹操盗墓盗多了,自然就知道那些拥有非常多陪葬品的墓主人下场如何,轻则是死后被人分尸,重则被人挫骨扬灰,被人看看身体里面还藏有什么宝贝没有,这一点成了曹操死时最为惧怕的事情,这也从侧面也显示出了曹操为人智慧过人之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是一个非常简单道理,这关乎到自己死后能否安宁,不受别人打扰,曹操并不是一个迷信的人他以身作则教育了后人,他是个干干净净的人,别人所迷信的只是在掩盖他自己不干不净的东西,做一些非法勾当,并且带上曹操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