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保险杠后部布置了泡沫缓冲层,该泡沫缓冲块为盒式,内部设置了加强结构,几乎将前防撞梁全部包裹起来。
泡沫缓冲层的主要作用应对低速碰撞,另外对于行人保护也功不可没。日常发生的交通事故中,行人与车辆发生碰撞的情况太普遍了,一般车辆前部防撞梁的高度在500mm左右,此高度区间刚好是成年人膝盖部位,撞击发生时,泡沫缓冲层本身较软,可以通过破裂变形吸收部分碰撞能量,这样就减轻了对于行人腿部的伤害。试想,如果钢制前防撞梁直接撞击到人腿会怎么样?稍有常识一想就能分辨出两种撞击的后果。
保险杠和泡沫缓冲层就是为了避免行人腿部直接接触车身内部骨架,降低行人伤害的。
目前在宝沃BX5同价位区间的车型中,有不少车型并没有设置“泡沫缓冲层”,其原因无非是“压缩成本”,而省掉该结构的后果对于用户来说或会导致交通事故中赔付成本增加,对于事故中的行人则是加重了事故伤害。
因此,是不是可以这么说:重视不重视“行人保护”代表了一个车型在安全设计上的成熟度和主机厂的社会责任感。
前防撞梁为金属材质、双帽造型、开式结构,左右两端焊接了吸能盒,这也是一种常见的防撞梁形式,防撞梁本体冲轧出双帽造型是为了提高本体强度,在遭遇前部撞击时确保能将碰撞能量分散到左右两侧的吸能盒,通过吸能盒溃缩变形来吸收大部分碰撞能量,也就是说前防撞梁应该能扛起一定的撞击能量,而不是通过自身变形吸收大部分碰撞能量。
防护结构设计合理不合理,还能通过其他一些细节看出来,例如在以往拆解中我们经常见到前防撞梁紧贴车辆散热片,这样设计的坏处是即便遭遇低速碰撞,水箱和冷凝器也容易发生破裂导致泄漏而抛锚,造成这种“紧凑设计”的主要原因无非是车辆设计时没有规划,想起一样来装一样。
宝沃BX5前防撞梁和冷凝器之间的间距约为100mm,对于汽车来说,100mm的溃缩空间足够大了,在遭遇低速撞击时,车辆散热器组件更不容易损伤。而日常交通事故案例中低速碰撞更为常见,发生事故后是“开到修理厂”,还是“拖到修理厂”对于用户而言哪种情况更有利还有人有疑问吗?
宝沃BX5吸能盒为金属材质,四边形闭合筒身结构,筒身设置了溃缩引导槽,后端焊接了法兰盘,通过螺栓固定在车身前纵梁前端。前防撞梁和吸能盒能单独更换,这对于用户而言有什么好处呢?
以往拆解过的车型有前防撞梁直接焊接在车身前纵梁前端,在前部防护结构中“压缩”掉了吸能盒,而在车身前纵梁前端设置了溃缩引导槽,在遭遇前部撞击后,如果车身前纵梁损伤不大,一般修理厂会采用加热、抻拉的维修方案修复,受制于4S店的工艺水平,这种修复方案的后果导致了车辆修复后,车辆防撞效果和新车防撞效果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这对于用户日后用车而言当然埋下了潜在隐患。
像宝沃BX5这种分体式的吸能盒和防撞梁又有什么好处呢?在遭遇撞击后,吸能盒为主要溃缩缓冲区域,如果车身前纵梁尚未变形,分体式防撞梁吸能盒可以更换为新部件,如果零部件没有质量问题,那么修复后的车身防撞效果更接近新车,对于用户而言,相对也能提供更好的安全保护,同时就施工难易度而言,这种结构形式修复也更加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