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制底片
而赛璐珞的出现,则改变了这一切。
在赛璐珞推出的同年,乔治·伊士曼就发明了一种赛璐珞材质的胶卷。
它不但体重轻、体积小,再加上底片本身也是软的,所以可以轻易卷起来塞到小桶中,轻便小巧。
而且这种的赛璐珞制的胶片,还比原本的玻璃制底片便宜不少。
乔治·伊士曼
当时乔治·伊士曼还发明了使用塞洛路胶卷的相机,这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柯达相机。
从此,摄影也成了百姓能够消费得起的寻常物,赛璐珞胶卷也成了视觉文化史上的一大转折点。
Kodak No.1,世上最初的消费型相机及其广告语
除此之外,赛璐珞软底胶卷的诞生也同时催生了电影科技的进步。
在电影诞生前,我们都知道连续的图片变换,可以制造影像在动的视觉效果,如走马灯和翻页小人书。
但赛璐珞胶片的出现,也使这些“动态图片”,变成了信息含量更庞大的电影。
而且这种连续的胶片电影,还能投影到大屏幕上,成为一代人对戏院的记忆。
不过说起赛璐珞三字,总是绕不开动漫产业的赛璐珞时期。
原理是使用赛璐珞制成的透明胶片,将人物画在胶片上,背景画则在纸上,所以也叫赛璐珞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