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墙房顾名思义就是用泥巴夯筑而成的房子,盛行于70.80年代的山区农村,是那个年代在农村名副其实的“豪宅”,而如今在农村,土墙房却成了“穷人”的象征,有甚者更是以住在土墙房为耻,然而就是这种遭人“嫌弃”的土墙房,当初人家在夯建的时候花了多大力气,费了多少心血,你知道吗?
其实在这里可以很肯定地告诉大家,90%以上的年轻人,尤其是90年代以后出生的后生绝对是一无所知的,就是作为80后的本人也同样没有经历过,但那种忙忙碌碌的场面还是有幸见过,加之父辈们的讲述,对当初人家在夯建土墙房的付出和艰辛也略知一二,如若感兴趣不妨让笔者这个“半桶水”跟大家一起聊一聊。
首先是人力的付出,土墙顾名思义泥土就是最基本的原料,那是不是什么样的泥土都可以呢?答案显然是不可以的,就拿我们老家而言,大家选的都是刚从山上开挖的,无论是韧性还是柔性都要非常好的黄泥巴,当时都是以最原始的方式把泥巴从几公里的山上挑回来,每天仅是帮忙挑泥土的人都是浩浩荡荡不会少于30人,加上两套夯墙师傅班子5-6人,还有抛泥土接泥土上墙的小工和搭架子的人工又是多达10多人,每天就像是打仗一样,各个都忙得不可开交。所投入的人力是可想而知的,虽然大家都是免费帮工,但是主家欠别人的人工和人情也许将是一辈子都还不清的。
其次是物力的付出,土墙房看起来简单,似乎除了泥巴之外也用不着什么,其实不然,盖一个土墙房所用的物料是非常多的,就如前面所说,每天要那么多人工,每人手上至少有一样工具,单是撮箕扁担,锄头刨子等易耗品就不计其数,而土墙房作为土木机构的典型,显然木头就必不可少了,不仅需要的量大而且还要精挑细选,尤其用来做梁的杉木,更可谓是万里挑一,虽然这些东西在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可能不太值钱,但也无一不证明了物力投入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