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本,纵92.4厘米,横46.8厘米 沈阳故宫博物院 藏
款识:老迟
钤印:“洪绶”朱文印、“章侯”白文印
鉴藏印:“士元珍藏”朱文印,“王氏宝日轩书画记”朱文印,“伍元蕙俪荃甫评书读画之印”朱文印,“南海伍氏南叟斋秘笈印”朱文印,“俪荃审定”朱文印
此轴画正襟老者与持书美人对坐,中有石案,上陈瓶尊、白梅。采用游丝描画法,圆细清健,设色古艳,所画为汉代伶元闲话飞燕宫事。
南山高隐图轴
明崇祯八年(1635),绢本,纵124厘米,横53厘米 无锡博物院 藏
款识:乙亥暮冬,洪绶画于即是山居。
钤印:“洪绶之印”白文印
此件作品以陶渊明采菊醉酒之诗意入图,生动地刻画了一位寄情山水的隐士形象。图中隐士醉意尚浓,步履蹒跚,三位仆童或搀扶,或持杖,或献菊,情态生动,形象古拙。两株参天老干秃枝无叶,造型奇特,极富装饰意味。整幅作品用笔细劲流畅,色调古朴高雅。
对镜仕女图轴
绢本
纵103.5,横43.2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藏
释文:种桃三百树,颜色亦如之。莫向汉宫说,美人争自为。
款识:洪绶似天耳社长兄。
钤印:“洪绶之印”白文印,“章侯”朱文印
鉴藏印:“渊雷室藏”朱文印,“曾在朱屺瞻家”朱文印
此图为陈洪绶工笔人物画,画面居中位置的仕女,面颊丰润,眉目细长,体态较同时期的人物画略显丰腴,发鬓高耸以桃花、云簪装饰,其渲染方式承唐代之法,画中仕女手持青铜菱花镜合于胸前,微微颔首垂目视镜,眉宇间略显哀愁,若有所思。画中人物襦裙高系,刻意变形的比例关系,又通过深色的前襟和裙摆的佩饰加以视觉的平衡。画面右上角斜出的桃树与画面下方皴染的几处坡石等补景起到了突出主体与调节画面的作用。此图设色淡雅,坡石以或浓或淡的墨色与淡赭色皴染勾勒,布局疏密得当,主体突出。画面左上角以草书题诗,线条苍劲老练,炉火纯青。
听吟图轴
绢本
纵78.8厘米,横47.9厘米
扬州博物馆 藏
款识:老莲洪绶。
钤印:“老莲”朱文印,“陈洪绶印”白文印
此图绘两老者对坐,持卷者吟哦,拄杖者聆听。画面布景设色清逸,气息恬静;人物形象奇伟,神态生动;线条清圆细劲,质朴沉厚。是其晚年佳作。
蕉荫丝竹图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