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龙
京武功夫如是说:
阿龙者,大成于鸿坤也。自幼随父习练擒摔拳术,及长,拜在著名武术家路文瑞先生门下习练南极派白猿通臂拳法。在学习研练的同时,博读史书,受清初学者颜习斋“文武兼备”思想的影响,拜著名武术家马贤达教授为师学习“通备武艺”,即以“通备劲”贯穿的八极拳门六大开法、八大招法,劈挂拳门十二大趟子、十二打手,八闪翻,戳脚,九字螳螂手等拳术的技击实践技艺; 同时掌握了拳术演练的韵度,即节奏、劲力、风格等变化。
后又有幸为当代著名大成拳家、拳学大师王选杰先生垂爱,承其衣钵,全面继承“大成拳”功、技、理、法,精通徒手技击,对长短器械格斗亦有心得。在与其他拳派交流的同时,大量阅读了武术典籍,对武术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与训练有自己的见地。王师临终嘱咐继续随王芗斋宗师之一脉传人常志朗先生深造,后拜常志朗先生为师学习大成拳。
本文为其练拳笔记,内容如下:
大成拳是本能拳学,是人的心性、良知、潜能恢复后的重建,后天的体系转变为重建后的大成体系,以至本能、一触即发。
关于四梢用力,身体、四肢在开展曲折之间架下滋润的结果,微意识的引导。
头、肩、胯:打拳、踢腿用头、肩、胯调整蓄力、身法、打击力度,其次是肘膝、手脚。
王维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
无欲则刚:破贪嗔痴。
桩的作用:桩的作用是调整劲力传递的最佳角度的动力定型。
桩的种类:揽雀桩(太极),托宝贝(形意)或三体式或浮云桩,勾眉桩(八卦)
拳拳服膺:就是不断修正自己的不足、错误,不失中枢,得其环中,就是时时刻刻之持一。
太极:一开一合一太极,无处不开合,无处不太极。形意、八卦具是太极。
空:大成、太极的最高境界是空而不空。推手时,空是高级境界,若做不到,可寻找我顺人背的承接、对换、发放。若发不动,可重复发力。
事境:事到盛时须警省,境当逆处要从容。
练拳步骤:先练步法,随意八卦步走热身体,摩擦步; 第二阶段鸡形步,再练站桩。第三阶段桩步同练,再练试力(站桩到不得不动时); 第四阶段练习发力; 第五阶段练习推手; 第六阶段练习实作。以上步骤不是绝对。
我的练拳步骤:第一步先练红拳筑基(柔健与刚强),劈挂类八极类佐之; 再以太极拳统之; 以形意拳归之; 以八卦掌神之; 以其它门派辅之,以大成拳为空境。
前一段练拳步骤:首先练身体基本功,以韧带、伸展、协调等训练为目的。如踢腿、伸掌、跑、跳等。其次练拳术定型动作与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简单组合。第三步练功夫。第四步练条件实作。第五步全功夫,即归功夫,归整、归一。以棍法从新活身,以双器械平身,以剑法灵之,以枪法全功。
蓄力与发力:发力前都在蓄力状态,角度在蓄力状态,重心在蓄力状态,路线在蓄力状态,变化调整在蓄力状态。蓄力与发力的位置是变化的。
鸡毛:桩、步试力的手触鸡毛蓄力,举轻若重之感。
速成:武术和其它艺术、功夫一样,没有速成。古人教习拉硬功,将大弓挂起,只须看,不许练。先由能开的动的弓练起,循序渐进,逐渐增加弓的硬度,让你心意牵挂着大弓。日久功夫自成。再譬如雕琢玉器,一个大师,倾注一生心血在一件作品上,精雕细琢,呕心沥血,才能出真正的绝品。武术要练出功夫、韵味、境界,可谓冰冬三尺非一日之寒,谈何容易。
缓桩(王堡枪法):杆的粘法,将对方的来势缓(领)一下,试对方力用尽。拳一势一开合,势势皆开合。弓步之开合,马步之开合,乃拳之基础。第一阶段,开合蓄发,节节贯穿,节节松沉,松紧紧松、紧而不僵。第二阶段,敌我意识点的感觉与知觉,如一盏明灯无处不照,又如呼啦圈(不一样),无有定点(但有点),且处处得机得势,我顺人背。
桩的无为:垂直(含有角度,指劲力)松顺的释放。
劲力与角度:拳术技击劲力以角度调整而发放。
拳术意境:习拳如同书、画、音乐等其它艺术一样,大都经历工、行、绵、醉、别,形的层次或阶段,再由非我到自我的劲、意,后有自我到无我的种种量变到质变,达到自然而然的全神而不显境界。
站桩:
站桩的概念、方法及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站桩所要达到的目的:
站桩是修炼自身间架、劲力的互相联系,是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神经的整体过程。是建立一种新的用来习惯的训练体系,是修正人心,完善人格的筑基功夫。是健德、健智、健体的根本。
站桩时手指的形态,如反手揽雀尾对五个手指的要求,食指撬起……腕子以里放松,使梢节有力,保持圆满。
站桩是桩形即间架的蓄力状态与发力状态,所有关节逢节必顶,逢曲必夹。站桩,有感觉后,用意。用意有自身与身外之别。大步桩和小步桩都站,腰上拔上劲,大步尽量大,死站摸劲(用大功、站活桩)。
胯的松与紧:只有练松了,用的时候才能紧,开才能合,松紧之间的变化,通是以用为目的,阴阳的劲力变化由站桩的姿势决定,站桩的姿势决定训练的部位,如前后的上下的里外的等,用等长的等动的方法,整体的方法。
胯的通和膝盖的通一样重要,膝盖的通才能连通胯,达到劲力传递的融通和一体(贯)、乃至无碍。通,这里主要指以韧带无碍条件下的劲力传递。踢腿、走路都能体会到。
胯通和肩通一样,无滞、不用力,力量才能传递贯通、达到优良传递。其实不只是肩胯,松紧是根据“点”和用力的需要而论。
站桩,折叠而劲不断,有时,入地三尺,有时,立于云端,有时,站忘。
站桩,体会下肢与身体的弹力、传递,手指的松紧。
站桩,是完善自己、合理协调、控制身心的过程。
桩分阴阳,分敛气入骨练法与强健筋骨练法。敛气入骨练法角度大,不用力,少拧旋等。强健筋骨练法关节角度小,梢节拧旋、开展、用力,强度大。
站桩,试力,摩擦步,拳势,处处蓄力,时时含机,以养为用,良知良能。
站桩是等长条件下劲与骨的分离,即筋的伸拉状训练。
意念、假借是大成拳之宝。念起即觉,觉起念息,念起念息,念念相续; 觉生觉隐,觉觉相印,无有执着,念净觉圆。
站桩要知桩的蓄力状态与发力状态。
站养生桩,似笑非笑,似尿非尿,意思是笑不笑出来,尿不尿出来的放松状态。尿,有把气往上提的意思。抱桩手腕折叠处网上挑、顶,手往回抱。两手上下左右均衡,肘低于肩一点,手高于肩一点或与肩平。有这个角度,手如天平,头如天平之柱,均衡以头为中心线。站桩不能把力量往下去,头和手有要起身未起身的感觉。不管桩架的高低,力量都是要起未起的感觉,否则,空长一身笨力气,不会挺拔,有上升的劲出来以后是挺拔而灵活,人能挺拔,才能伸缩自由,手和身体才能拿上劲,手和身拿的劲能和谐一致。
站桩,大小步替换着站。桩,在大成拳里是第一位的,大功夫用在桩上,别的东西用功夫大了,就不是这个东西了。
站桩之境界,身如起云端。
站桩,虚心实腹、入地三尺、拔地欲飞、力源脊点、虚空。
摩擦步:摩擦步的走法与境界,扶按、推扑、虎爪等。由意念在手臂而达下,达到踵息。先在手,后在身。另有高腿练法。卧身练法。
庄子曰:真人呼吸以踵,拳术应以脚开始练起,但练脚之先,须以手的平衡训练为基础,条件成熟后,再注重脚的训练。这里的练是指注重点,不是绝对。呼吸亦然,一开始即练呼吸,一无是处,呼吸是在训练(如站桩、动作的伸缩吞吐、起落进退等)时的一种自然现象和感觉。放松的条件下练习桩功、步法等,协调之后,再注重呼吸,培养、壮大,以呼吸指导动作的发力、变化等。
走起来整,结束亦整,虚实要清。
摩擦步训练含有闪展、发力、步法、桩发、技击之试力变化等。其过程如书法之起、承、转、合一般。
试力与变劲:变劲(发力)身手同时变,以身使手,或以手运身(这才是真正的角度和路线)。
试力,用力在动与不动之临界;路线是蓄发角度的变化(王芗斋说:为什么有此一动)。一举动,身步具要调动方向。劲要连续不断。
试力的三阶段:大动小动和不动。双手距离的固定与双手的自由。
试力,动犹不动,才能无方向、无惯性,才能处处是桩,才能动犹不动,不动犹动。
内劲、外劲、间架劲,脱皮之劲,内串之劲,譬如走摩擦步时裤子要掉的感觉,窜动的感觉,试力时也这样。大成是无形无象,若想怎么样(如气势当先)已落于二。脱皮之劲犹如九曲珠节节贯通。练内用内,通过外用内,练外用外,以内摧外,内外合一,只是主次不同。
力的优劣,机械之力与触觉本能之活力。本能之活力能与对手感应,借助对手达到身如绳吊系、或举物、或拥挫带还,触敌如电急。
手与头颈争力之实质练的是“牵动往来气贴背”。以手定位,肩、背、脊与手的感应与训练,使拳之击打力更大。
平衡、协调:眼与心合,心与手合,手与眼合,把眼定住。
崩步崩拳,练的是节拍、配合、冲撞、协调。
拳拳服膺:意念要在关节处,走路、习拳、发力、力点,体会松、通达、发放的感觉。以修行之心练拳,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
练拳,练身体、练精神,用智慧、用自身的条件揣摩着练。比如易筋经两手平伸势与握拳探爪势的融通。
平日行住坐卧,常存猴意或虎意。
博至极而灵机自启,思之深则神明自通。
洪炉大冶与精神意念。
技击:一人对多人的格斗时要会使用自己的“利器”,以自己的攻击为方向,才能无后顾之忧,否则,除非自己全身都是“利器”,挨那那有,一触即发。
拳与脚,出腿快,掌握平衡,换腿妙,动作转换得机、适时,即蓄力、步法、身形得当。
技击间架,形体的合理角度、曲线;整体的牵挂、假想;肌肉、筋骨、神经的归一(合一)运动。
去是散手,着人成拳(结果),全身展放、收紧的时间缩短,即松紧、虚实、动静转换的时间缩短、质量好、用地妙。
发力:发力须是有感而发,兴致到了,才能发的淋漓尽致。
完全的松紧变化,要松的透,紧的急,才能发惊炸力。松紧、虚实、位移、意念是穿透力的根本。松紧的恰到好处的运用,是发力效果的保证。发力有紧挂松发、身如弯弓(身似槐虫)步似钻,肩手放松,由脚及膝及胯及腰及背及肩及肘及手节节贯通。
冲撞劲是弹簧劲的后续。
观鱼抢食之状。
发力之前的习惯放松,劲在体内的蓄发状态,神松意紧,神在体内,意透敌背,力与气合在蓄位。当神行与外时,发力结束。
肌肉的功能是单项的、有限的,伸肌只管伸,曲肌只管曲,而且是局部;筋骨整体支架的统一才能整体。
发力、试力、摩擦步,练时要整齐化一,在时机上化一,如发力时脚手落点的化一,试力时身手虚实的化一,摩擦步时周身要领的化一。
1. 头领身体同,鸡腿蛇身行; 头领手拧发,虚实源空灵。
2. 提顿吞吐悠扬势,蓄发是一两从容; 开合缩放动与微,身体劲换乃真情。
3. 空握婴儿连环拳,步法轻盈体略偏,灵拔蓄中又逆行,粘实展决弓断弦。
王选杰传大成拳技击秘诀:
一. 技击之术本无奇,好异贪玄便路迷,腰脊养成松紧力,张弓射鸟待神机。
二. 露形着象即失真,意锋直指对方神,彼击我进成活力,闪架封攩致败因。
三. 接敌腰脊向前伸,只护中轴不可侵,但欲与敌亲一吻,突发炸力慑敌魂。
松紧:全身松紧的时机与协调决定松紧的整体和整体力的运用,也是明白(完善)自身功法的基础。如单手立桩的虚实和角度。
站桩体会松紧,松透的感觉。能松能紧,掌握松紧之时机,力量才不会憋在身上,方能传递到对方身体,放出来,作用于对手,这是松紧的控制。发力要能打出各种力来,主要是身体的松紧及劲的蓄力变化,譬如发一个顿挫力,身体看似未动,劲微向上提拉,即可发顿挫力。升的时候是放松,落的时候是收紧。这个紧完全是为发力服务。有用肩膀的两边晃动发力,有用身体的高低变化发力,连续发力以气与力合为根,要会换气,换气不正确,气与力合及发力的拍节就不好。拍节不合就会喘,就会累,气与力合就会顺,力才能发出来。发力的质量取决与桩的功夫。
技击:打人也不用力,是因为有了间架力、筋伸骨缩的惊弹力。技击是在练的感觉的基础上寻找打的感觉,把人击倒的感觉,我顺人背的感觉。
技击时形的空挡与重心空挡之变换运用,用步来调动重心。
技击练习搭手之法:对手用力扑来,我蓄(化)而发(打)。
技击时用步夺位,谱云:手打三分脚打七。步灵在膝,攻在于腰。用鸡腿、龙身找重心及蓄力。
站桩:
大成拳练到最后,不管练什么,都落到站桩上,所谓万法归一。要有修行的心态。
站桩的次第:先求开展,再求紧凑。正步桩的两种站法,上肢:1、开合法,2、提顿法; 下肢:挑担法与折叠法。步法的大小,身体的角度; 头的虎豹; 手的龙虎等密切配合。
站桩,手心与胯回缩。颈与手要感应劲。一切都要在站桩中求,生活之中、习拳之中,领会的多了,站桩的时候求的就多。也就是道化拳法吧。
站桩是虚实之弹力劲、橡皮筋劲。
站桩,身体要松下来,下肢能吃劲(收胯、虚领),才能练出反作用力。
桩的境界:虚空以应(容)万物。
站桩之五个层次:1、虚心实腹 2、入地三尺 3、拔地欲飞 4、明亮劲源(脊椎一点) 5、空有双融
站桩要领之一类:畅胸实腹、展腰、拔地欲飞之状。达到起不起何须再起,落不落何用再落之果。
另类,松着滋润达到腾起。
站技击桩,前手实、后手虚及前腿虚、后腿实与前手方向的确定,步斜身正与收胯展胸。
桩法分类:阴阳桩(龙虎二气)、伏虎桩后腿试力桩、单腿提拉桩
龙桩
虎桩
鹤桩、子午桩、金鸡独立桩
托宝桩
揽雀桩
三体式
八卦桩、鹰桩、熊桩
鸟难飞桩
空灵桩
劲的形式:1、如冰落地 2、如手撕棉 3、行如浮云 4、钻如捣锥
法与无法:两种,有和无的问题。一个是本身具备,一个是不具备。王芗斋无有招法而是大成拳,另一种,高级境界,法的局限和机械、程式、片面,法即无法,无法是真法。
守中用中与动静处中之真意:
训练:训练的次第和方法,以刀手为例,原地的和活步的单双重和不落单双重。
大成拳训练之基础功法,通过站桩体会劲之由脚而腿、胯、腰腹,然后能通上等,在站桩中求到后,在从摩擦步中求,试力中求等。所有的功法中,求劲力的松、整、凝、灵等融通一贯。开始,先从一个动作、一个式子里找,有功夫后从另外的式子中也能找到,然后会变化着找,再双人找,再多人找,然后达到不找自找,不找自有。
技击训练初步:站桩、跑步、游戏。
用崩拳、崩步练习节奏、协调、身体配合,身体的遒放训练。
拳术训练是人体结构上从里到外本质变化、易筋、易骨、洗髓之过程。
脑,细胞的连接,由感知能力到行动能力。
大成拳是培养一种用来习惯,或者说是恢复、培养整体、全身化一的感觉。
训练结束:洗澡,水不能太热,亦不能太凉; 睡觉要蜷着; 睡醒即起; 练完注意保暖。
中国武术讲“慢拉架子快打拳,急打招。”在这之前,有基础功夫,之后有功夫与招法结合的功夫。余下要看习练者之悟性。大成拳是不动架子,或说是内动架子慢试力,本能应敌。更高一筹。
在练大杆子、站桩等功夫后,须用摩擦步或鸡腿步调和之,摩擦步步里有桩法,步法、发力、变化等等技击意识。功夫技术具在步中。
推手:用力与不用力之间,变化自如,浑元、圆融状态。
推手与技击一样,分梢节、中节、根节,一节推,全体用。无处不手,无处不点。
推手点紧身松是下乘功夫,不用力而有力是中乘功夫,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是上乘功夫。
技击:换点、变面、断线(劲)。击打时自身身体、手、小臂、大臂之角度合理,不要使力分散(指劲力传递的无碍)。
苌乃周谓得门而入,王芗斋之直取中线,动物直取躯体而不是四肢,皆是越过防线(手)之误区,技击时,应破此线,目中无线。
技击、推手时“叫人”之法:
1、牵动重心、动作接触的叫人,手接步变;
2、意识的叫人,分佯攻、引手、精神刺激、声音、动作暗示等。
打如练一样,在精神上。一劲用形,余劲用意。精神圆厚,气贯整台。崩拳跟步,冲步赶步。
技击时把心收回来,不能执着于对手、输赢等。不能受对方影响。技击之先,意识放松,精神放松,身体放松的感觉,具有自身完备的感觉。
原理:站桩,从桩里求,体会这个劲,什么都有了。比如松紧、牵挂、上下左右之间的关联,手的关系。手一转,你身上就得变劲,表面上很小的动,身上就有好大的劲。又有松、又有紧、又有收又有放,就跟准备好了一样。大成拳技击真髓是保持技击间架的情况下,看似没动,就有好多变化的动。能进能退,能横能顺,能起能落,不是形式上的拉来跑去。因为形式上的动作容易散。所以王芗斋说:“有形则力散,无形则神聚。”拳理是在有功夫条件下讲的。没有桩的功夫是求不到的,不动你说有形则力散,你不动说明你什么都没有。
重心的虚实须是移动、发力的最佳蓄力状态。
大成拳:大成拳是一种思想,是一种精神。大成拳的思想和训练是原则、原理; 其精神包容万物。动作是载体,动作所承载的是清逸大勇之精神与一触即发本能之活力。主要是精神,大成拳之所以不提倡对打训练模式,是因为大成拳的实战是在精神升华的条件下进行的。换句话说,真正的大成拳是以精神的笃实作根本,劲力乃其次。即精神为体,劲变为用。大成是一种理念,不应排斥其他的拳术,相反,应该容纳任何拳术;大成,需要多种营养,必须多种营养,犹如作物生长一样。大成拳是制人而不制于人的拳术,指导思想是守中用中。大成拳,精神的蓄力过程。心理变化的过程,此变化,以敌人为参照物,这种(心理)变化是以身体(生理)的变化为基础的。精神的蓄力和身体的蓄力是一致的。
功夫、技术、战术到一定的境界就是心的修为。
武术的五功能亦具 (五个功能:1、改变生理与心理,即养生与技击;2、增智与理趣,即陶冶情操与增长智慧;3、进德;4、王者气;5、合道)
PS:本平台收录的各武术前辈及武友的言论,只为个人学习,因个别图文资料来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见谅。尊重原创作者版权,期望各友留言点评告知。温馨提示:网络文章要结合自身的体证,是否适合自己,要辩证的看,不盲从。祝各位武运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