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的播出,我们对清宫剧里姓氏印象深刻的除了钮祜禄氏外大概就是乌拉那拉氏了。那拉氏是清朝满族八大姓之一,在当时,与乌拉那拉氏同样耳熟能详的还有叶赫那拉氏。清史上,叶赫那拉氏作为被努尔哈赤认为“灭建州者必为叶赫”的部落,其后人有很多声名显赫的人才。

叶赫是女真族最古老的氏族部落之一,因分布于叶赫河(今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境内)而得名。在东北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众多少数民族,女真族也在其中,到明朝时,女真分为建州、海西和野人三部分,叶赫是海西四部之一,爱新觉罗氏则属于建州,在爱新觉罗氏崛起之前,叶赫那拉氏是当时最强悍的部落。

而关于“灭建州者必为叶赫”这句传言,有这样一个故事,据说爱新觉罗家族曾与东北叶赫河边的叶赫那拉家族有过两次激烈的攻防战,第一次以爱新觉罗的失败告终,而第二次叶赫那拉氏却不幸败给了爱新觉罗氏。这场战争使爱新觉罗氏取代了叶赫那拉氏草原霸主的位置,两个部落之间形成了不共戴天之仇,因此努尔哈赤从此认为“灭建州者必为叶赫”。这个故事因为清朝结束在慈禧太后和隆裕太后(二人皆为叶赫那拉氏)手里更让很多人深信不疑。

其实清王朝最后走向灭亡不过是历史的必然,而叶赫那拉氏成为清王朝最后的统治者也不过是个巧合。因为叶赫那拉氏与爱新觉罗氏原来同属女真族,所以清朝建立后,叶赫那拉氏也位列王族,地位尊贵,在清朝历代皇帝中不乏皇后、妃嫔和重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