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 刊 词
春光明媚,桃李争妍。在一片勃勃生机中,“预算管理一体化”专版如期而至。
这是为了记录财政发展历史上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经验与成果,这是为了见证一场波澜壮阔的历史性变革。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化转型快速渗透到经济社会运行中,成为大势所趋。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充分运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和财政数据资源,推动财政治理朝着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向稳步迈进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上,责无旁贷,使命在肩,必须坚持做到“国之大者心中有数”,为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系,更好发挥财政治理作用夯实基础。
**指出:“财税体制改革不是解一时之弊,而是着眼长远机制的系统性重构。”为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建立现代财税体制的精神,财政部党组统筹谋划预算制度改革和财政工作数字化转型,以建立完善标准科学、规范透明、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为目标,部署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推动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2021年3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了中央和地方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目前,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和显著成效,整合了原有各个独立系统,打通了信息孤岛,减轻预算单位多头报送、审核对比、重复录入的工作量,极大地提升了预算管理效率。同时,解决了各级预算管理“车不同轨、书不同文”的问题,实现了预算数据的自动汇聚和转移支付资金自动追踪,为更好统筹财政资源、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和完善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提供了有力抓手,在财政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预算管理现代化,不是零敲碎打调整,也不是碎片化修补,而是在历次预算改革基础上的系统集成,对于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为客观及时地反映这项改革的推进情况,服务好全国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中国财经报》新开“预算管理一体化”专版,旨在深入挖掘中央及地方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亮点,及时传递国家政策,真实反映基层呼声,全面宣传报道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的好做法、好经验,以更高的站位、更加丰富的资讯、更加开放的思想、更加宽广的视野,凝心聚力,奏响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创新的时代强音。
汇聚成就主流,承载就是力量。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我们愿“预算管理一体化”版面能够成长为展示和交流财政预算管理领域改革进展成效的一个重要平台,更希望所有关注这项改革的读者与我们并肩携手,一路同行。
改革前沿
全线跑通“一体化”
科学管理见成效
——中央预算管理一体化试点部门建设纪实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2021年8月,财政部办公厅应用一体化系统完成第一个项目申报入库;9月,组织部门所属60多家预算单位完成第一次预算上报;2022年1月,完成第一笔资金支付和会计记账;2月,完成第一件资产入账和处置;3月,完成第一单政府采购业务……伴随着诸多“第一次”的实现,财政部一步一个脚印,单轨运行,全线跑通了“一体化”系统,实现了全流程的高效管理。
为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在中央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业务组统一部署下,财政部作为中央部门中的一员,勇当“急先锋”,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地震局等4家部门一道开展试点工作,测试系统,探索经验,为一体化系统在中央部门范围内全面推广“打头阵”。不得不承认,任何改革都会面临阵痛和压力,但只要坚定信念,以钉钉子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就一定能完成改革任务,收获成功果实。
精心组织,当好改革攻坚排头兵
接到试点任务后,财政部高度重视,积极落实。办公厅将其视为提升部内预算财务管理的难得契机,当作头号中心工作来抓,成立了预算管理一体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厅主任任组长,分管预算财务工作的副主任任副组长,小组成员由财务一处和财务二处的业务骨干组成,同时建立了部内预算、财务、资产、采购、人事、房管部门的联合协调机制。
在一体化系统筹备阶段,办公厅与一体化建设业务组就开始了密切配合,指定专人长期驻点参与专项工作,派出预算、执行、资产、采购等各环节业务骨干多次参加业务组召开的专题研讨,就业务需求和系统功能积极建言献策。在系统上线伊始,办公厅组织部属单位召开座谈会,学习贯彻中央精神,统一思想认识,深刻领会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党政机关坚持“过紧日子”要求、加强财会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的重要意义。组织部属单位全体财务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协调各单位提前做好软硬件准备、设备联网、基础数据收集等工作。通过各方努力,财政部上下一心,为一体化改革试点做好了充分准备。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工作组的同志24小时为部属单位进行实时辅导、解疑释惑,纾解应用新系统、适应新流程带来的各种压力。在财政部党组和办公厅领导班子的坚强领导下,各预算单位齐心协力,应用一体化系统完成2022年部门预算“两上两下”编报工作,按计划全面开展2022年预算执行工作。在预算执行环节,财政部是唯一实行单位资金预算执行控制、在线会计核算、启用工资模块的试点部门。
多措并举,将一体化建设与内部管理融为一体
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以建立完善标准科学、规范透明、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为目标,统筹预算制度改革和财政工作数字化转型,用信息化手段推进预算管理现代化。办公厅在试点工作中依托一体化系统,多措并举,积极探索将一体化建设与内部管理融为一体的方式方法。
完善基础信息,夯实改革之基。一体化系统的基础信息包括单位信息、人员信息、资产信息、支出标准、绩效目标等,以往这些信息分散在各职能部门,未能有效地进行集中统一利用。办公厅在试点期间,将原各个系统中的基础信息进行了对比分析,整理汇总核实了单位、人员、资产等基础信息十万多条、支出标准数百项,并将这些信息一次性导入一体化系统。今后,预算单位在此基础上对基础信息进行统一登记和更新维护,在预算管理各环节可直接使用,不需要重复填报,极大地减轻了单位工作量,大大提升了基础信息管理的规范程度,也保证了基础信息各环节一致性。基础信息的规范、统一,为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确保实现“数出一源、规范管理”筑牢了基石。
加强制度建设,改进内部管理。一体化系统将若干信息孤岛有机整合,内嵌预算财务制度规定和内部控制要求,实现预算管理信息共建、共管、共享,对各单位已有管理模式提出新的挑战。办公厅坚持将一体化规范融入预算财务管理日常工作中,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优化整合业务流程,结合自身实际先后研究制发有关工作通知和规定,将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坚持过紧日子、促进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加强财务内控等要求落实到内部管理过程中,不断提高部属单位财务资产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经过试点,参与人员深刻感受到,作为深化预算管理改革的重要一环,如果把一体化系统比作骨骼,那么部门和单位的内部管理就是肌肉,只有两者协同配合,才能融为一体。一体化管理理念是这一工作的灵魂,贯穿在整个改革过程中,必须一以贯之,方能行稳致远。
成效初显,预算财务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近一年来,财政部以最多的预算单位、最广的业务面、最全的流程稳步完成了有关试点工作,也促进自身预算财务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系统集成高效化。一体化系统整合替代原有独立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会计核算、资产管理等信息系统,打通信息孤岛,实现集中部署和统一控制,减轻了单位多头报送、审核对比、重复录入的工作量。例如,预算执行模块与会计核算模块衔接后,一笔账款支付出去,系统就能自动生成机制凭证,无需再像以往一样进行手工录入,节约了大量时间。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直接缓解了基层财务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预算编制科学化。一体化规范要求预算项目要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做实做细项目库。财政部各部属单位在编制2022年预算时,感受到最明显的变化就是项目金额需要以“支出标准×数量/频次”的计算方式进行测算,很大程度上杜绝了“拍脑袋”决策的情况,以系统控制将“先谋事后排钱”的理念深植人心,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把钱花在刀刃上。各单位最终要报送的预算报表由项目信息自动提取生成,无法手动修改,这也进一步要求项目实施主体做好事前谋划,提高预算编制水平。
执行监管透明化。一体化系统为部门和单位加强预算执行全过程监管提供了有力支撑。系统内置了较为强大的查询、分析功能,部门、单位可以实时查看预算执行、采购进度、资产存量等情况,对每一笔支出向上可以追溯到预算指标,向下可以跟踪到资金去向,对每一笔采购业务可以掌握实时进展,对每一件资产实行“增、用、修、废”全流程管理,消除监管盲区,一改以往部门执行监管不及时、不全面、不透明的被动局面。
预算约束刚性化。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上下联动、无缝衔接,彻底解决“两张皮”问题。系统设置了若干规则,对有疑点的业务自动提醒,不符合规定的业务自动阻断,一方面杜绝了未经批准在不同科目项目间调剂支出、账实不符等问题,另一方面层层传导压力,倒逼单位提高预算编制质量,从源头上管住、管好。同时,系统将国有资产管理和政府采购的全流程业务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有机融合,切实加大了制度执行的刚性约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当前,财政部应用一体化系统全面提升预算财务管理水平的探索仍在继续。在全线跑通基本业务流程的基础上,财政部将继续带头试点系统新功能、新模块。同时,着力练好内功,系统梳理现有部门和单位内部业务流程、管理办法、支出标准等制度规定,查漏补缺、及时修订,积极开展部门和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试点、政府购买服务改革试点等工作,推进预算管理改革成果落地生根。
(财政部办公厅)
地方经验
陕西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
取得新成效
陕西省财政厅立足实际、坚持创新、大胆实践,开发建设了基于全面云化架构、全省同步上线的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支撑了全省财政预算管理业务顺利开展。“陕西经验”为全国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参考,“陕西系统”为跟从建设的中央和兄弟省份提供了选择。
“云计算架构是当前信息领域的先进技术,按照《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要求,陕西财政云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要对财政管理业务进行重塑和流程再造,实现新技术和新业务的深度融合,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陕西省财政厅厅长丁云祥说。
为此,陕西财政厅一方面对照《规范》完成业务需求整理和管理模式调整,将《规范》的业务管理要求和控制规则嵌入系统;另一方面,以《预算管理一体化技术标准》为技术指南,引入总集、监理等对系统建设的技术路径、程序质量和数据结构实行全域跟踪和监督,形成业务需求—顶层设计—开发测试—上线运行的开发管理模式;同时,协调人民银行、商业银行等外部机构完成系统改造和联调,确保系统各个功能模块在2021年1月陆续全面上线。
陕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已在全省148个财政区划全面上线,2.8万家预算单位、8.3万多用户在线开展预算管理业务。从运行情况来看,陕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已度过改革实施的“适应期”和系统上线的“阵痛期”,系统总体平稳运行。系统日均访问量10万人次,高峰时期并发用户达到1.4万人,日平均最高并发7000人左右。
“我省财政云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是在2019年全省一体化系统全面上线基础上精准对标改造建设的,面临第二次的全省业务对标上线,容错空间很小,我们一边是充满信心,一边是慎之又慎,采取了各种措施确保稳定运行。”陕西省财政厅一级巡视员王范儒说。
2021年,陕西省省长赵一德在省财政厅调研时,充分肯定了陕西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所取得的成效。系统上线至今,整体平稳运行,用户满意度达到95%,得到了各级财政、预算单位的普遍认可,陕西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呈现出崭新的局面。
健全的管控规则,形成了全生命周期动态监控机制。陕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将预算项目作为预算管理的基本单元,构建了项目全年度申报、全流程审核、跨年度滚动的管理机制,并以项目为主线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陕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全面应用,给财政管理模式从‘经验管理’过渡到‘数字管理’提供了可能性。借助系统一体化和业务规范化优势,陕西已经着手进行大数据资源的挖掘利用,目前正研究建设大监控平台和数据分析展示平台。”陕西省财政厅国库处处长尚海涛说,一方面,探索建成覆盖全业务流程的大监控平台,在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的同时,自动同步记录和反馈监控信息,夯实财政监督职能;另一方面,利用数字化、可视化展示方式,建立大数据分析展示平台,实时动态反映全省财政收支、财力保障、债务管理和资金监控等情况,逐步汇入人行、税务、统计等部门数据,实现数据的“一站式”展示和“穿透式”钻取,为各级管理者提供数据分析、趋势研判、预警提醒等决策支持,为领导规划决策提供参考。
(陕西省财政厅)
何为预算管理一体化?
预算管理一体化以统一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为核心,以一体化的信息系统为载体,推动各项预算管理制度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财政部制定发布了全国统一的《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和《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技术标准》,规范各级预算管理的基本工作流程、主要控制规则、核心管理要素和数据标准。
各地由省级财政部门按照规范和技术标准统一建设本地区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并与财政部联网对接。在本省范围内,各级财政和预算单位使用统一系统进行预算管理。中央预算管理一体化由财政部负责推广实施,通过财政部、中央部门和预算单位联网在线操作、单机操作协同办理,实现预算管理各环节业务数据标准统一,且实现预算管理各主体业务全部纳入一体化系统。
全国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实施,有效打通了预算管理全过程,建立健全了上下级预算的衔接机制,实现了全国预算数据的自动汇总和动态反映,进一步夯实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
来源:中国财经报、“中国财经报”微信公众号
审核:省财政厅办公室(政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