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解梦,除了《梦的解析》,可能不得不提我们中华文化大宝书《周公解梦》。
做了一个梦,不知道啥意思,上网查查看周公怎么说,诶,好像还真有点道理。
这种对梦中元素,根据一些经验总结,直接进行翻译的做法,弗洛伊德也有所研究,并称之为”象征释梦法“。
当我们长期生活在一个文化环境中时,很可能会潜移默化的受到一些象征的影响。这就解释了,为啥有时候,我们看了周公或者弗洛伊德对梦里某样东西的解释,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了。
比如,有的人,在梦中会常常梦到鱼。在周公解梦中,鱼代表着金钱财富。后来根据做梦者的回忆,梦到鱼的那段时间,经济状况确实比较紧张,梦中的鱼很可能和金钱有关。虽然,平时TA并没有察觉到,鱼和金钱的联系。但是小时候每年过年,餐桌上永远要剩一只鱼,门上一直贴着的关于鱼的年画,都在潜移默化的告诉他,鱼和财富有关。
但在这里,我们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其实所有的意象都不应该有固定的解释。象征释梦法,只能为自由联想,提供一些可能的角度。没有任何一本书可以代替做梦者本人的想法。毕竟,《周公解梦》是千年前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总结出来的经验,而《梦的解析》给我们提供的象征,也是十八、十九世纪,与欧洲人民更相近的一些意象,到了现在可能很多已经不再适用了。
当我们尝试解梦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梦好像已经被某个质检部门提前做过了一些审查和更改。内容没有逻辑性,很多场景被*,一些固定的情节总是模糊的。(被马赛克河蟹了???)
这是因为,我们做梦的时候,梦会开启一个“审查”功能,帮我们把潜意识里故意回避的东西进行了“二次创作”。例如,当某个少女在描述与性相关的梦境时,其中具体性行为似乎总是没有清晰的片段,会被一些喃喃自语声或水滴声代替。
这种梦的“审查功能”虽然会给解释梦增加难度,但是反而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梦中去要关注的重点。那些一直被回避的,模糊,扭曲的细节和场景,可能更值得我们深究。所以,当我们一些相似的梦境中总有一些情节或者元素模糊不清,千万不要放掉Ta们,那也许是解释梦境最重要的一环。
好滴,说了那么多,让我们回过头来,运用上述的解题思路,再看看实习生小妹妹和画师小姐姐的两个梦境。
我们发现,越是情节激烈的梦,做梦者就越容易想到“第一反应”。
实习生妹妹回忆起被僵尸追赶的梦,首先想到的不是害怕,似乎做梦时隐约知道这一切都是梦,但是被追赶时最强烈的感受是紧张、焦虑,甚至在梦里都有印象自己的心跳很快、很重。
据她想,这可能是因为,最近就要毕业,论文、校招、实习各种事情都堆积如山。可能现实中的各项Deadline,都以僵尸的形式反映到梦里了吧~
然而,对于那些似乎没有重点,天马行空的梦,想到“第一反应”,进行“自由联想”的难度就大很多。
画师小姐姐梦见自己的手被小熊猫baby咬伤,但回忆了很久,首先想到的并不是被咬的感觉,或者熊猫扑上来的样子,整个梦似乎只有熊猫宝宝的形象能算是“第一反应”。
经过几天苦思冥想,她初步判断很可能和今年年初去成都看熊猫有关。当时看到了可爱的小熊猫,很高兴拍下了照片,发给了喜欢的人,但对方态度却比较冷漠,再后来不了了之。被咬,可能代表着喜欢的人的一种冷漠回应吧。
不过,根据象征释梦法的解读,被国宝咬上了,也有可能预示着一夜暴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