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的现状和处境,红旗渠现在是什么样子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7 09:12:19

杨贵走了。他满头的白霜、挺拔的身影,他浓重的豫北口音,从此在我的眸前耳际消失。将近半个世纪,我和他从初识到挚友,情缘相投,思绪契合。现在骤然阴阳两隔,我心里的沉痛是难以名状的。

红旗渠,这个被周总理誉为新中国创造的两大奇迹之一的人造天河,是同杨贵的名字连接在一起的。知道红旗渠的人,鲜有不知道杨贵的名字的。一提到杨贵,那张当年杨贵扛着头,领着一队修渠大军走向修渠工地的照片就展现在人们眼前。当年,杨贵同修渠的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并肩作战。红旗渠的修建,淬炼出一股伟大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精神是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与现代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同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抗洪救灾精神一样,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财富。这一伟大精神是杨贵以身作则,带领林县人民使之熠熠生辉的。杨贵是功不可没的。

红旗渠的现状和处境,红旗渠现在是什么样子(1)

杨贵和县委领导走在修建红旗渠的前列 魏德忠 摄影

今年4月26日,我到八宝山革命公墓参加杨贵同志的告别仪式,悼念人流达数百人。我随着悼念队伍进入灵堂,最后一次深深地凝视着老杨明显清瘦的遗容,不忍离去。我久久思念着老杨的音容笑貌、人格魅力,还有他的为人。他没有架子,说话时总带着那股子诚挚、随和的神情,让人觉得十分亲切……

大约是10年前,鉴于杨贵获得中央批准为他的问题彻底平反的正式通知,我禁不住心头的喜悦和激动,写了一篇文章《敬探杨贵》,展示他的心情,也抒发我的心情,登在《光明日报》上,后来又被《河南日报》转载,颇受人瞩目。很多人读了文章后,打电话给杨贵,表示祝贺,其中包括尊敬的钱正英同志。那一期《河南日报》到了林州,迅速售罄。一篇短短的散文,竟显“洛阳纸贵”。这些都表现出了人们对杨贵的敬重,为他的终于清白而庆贺。老百姓心头有一杆秤。本来是清白的,不管蒙上多少灰尘泥垢,终将还其清白;而这被返还过来的清白,竟比原来的清白更加清清白白几分,可见老百姓这杆秤有多准!

我现在回想起12年前6月间和老杨去林州的细节,不禁感慨万千。我们一起参加了省里在那里举办的红旗渠精神研讨会,会前会后,我们一起在林县几个村子以及豫北的几个著名的村子,包括新乡七里营刘庄踏访了一阵子。驱车赶路,走访农家,吃饭休息,我们都在一起,零距离接触了许多天。这一路上,老杨谈兴很浓,情绪亢奋。我当时所闻所睹所思,后来又联想到涉及老杨的其他一些事,感悟良多,其中深深拨动我心弦的是:老杨的心里总是想着农民,想着他们的生活起居,想着他们的甘苦酸辣、他们的富裕程度,想着农村的发展。

老杨后期做农村工作,早年在林县当过县委*,领头修了那一条惊天地、泣鬼神的红旗渠,“文革”中受尽了磨难,中间干了一段公安工作,给他增添了许多坎坷。“文革”以后,他到国务院扶贫办工作,到我们国家最贫困的西北“三西”地区做调查,了解那里群众的疾苦。他走遍了“三西”地区绝大多数贫困县,倾听当地干部群众的心声,及时向上级反映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他多次组织“三西”地区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学习,支持在西部兴办乡镇企业,进一步拓宽扶贫致富的门路。他还与多所农业学院协商,将其选定为“三西”地区乡镇干部的培训基地,为“三西”地区培养农业人才创造条件,为“三西”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他对中国农民的处境有深切的了解,心头始终涌动着一种要帮农民走出贫困,走向富裕,改变生活的强烈愿望。对于农民兄弟、父老乡亲,他始终抱着一种彻骨切肤的感情,为解决他们的问题,他和同志们在一起,出了计、献了策。

生前,他专门去了一次“三西”地区,看到了那里的变化,许多农民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走上富裕路,他感到由衷的喜悦;也发现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有新问题,也有老问题。他禁不住心头的激动,给中央写了一个报告,提出许多解决当前贫困农村中问题的对策,颇受中央重视。他也把这份报告寄给了我,我认真读了,为他的激情感染,深受触动。

惦记农民乡亲的欢乐和忧愁,几乎是老杨的一种本能。就在那一年入伏前的那一阵子,我们在豫北许多农村走访,一走进农户家里,老杨见人就问生活过得怎样?一年的收入有多少?家里添置了什么家具、电器?问长问短不休。

那时正值青黄不接时分,老杨每进一户看上去显得贫困的农家,总要问问:“能吃上白面吗?”“粮缸里还有粮吗?”“孩子上学怎样?”“楼上楼下几间房?”……老杨深情地瞧着对方,细细地听着乡亲们的回话,同乡亲们一起笑,一起愁。乡亲们有认识这个老头的,也有不认识这个老头的,大家都无拘无束,乐呵呵地拉着家常。

老杨尤其关注农村的建设,每到一个村庄,都要问当地干部按照中央提出的建设新农村的标准,贯彻执行得怎样?生产力提高了没有?群众生活改善了没有?村风民风改善了没有?农村面貌、住房、卫生等进步了没有?管理民主了没有?他到处讲,建设新农村不光是盖房子,如果只顾盖房子,村子里却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甚至偷盗抢劫横行,那算什么新农村?所以,建设新农村,不能搞片面性。我想起那天在路上,老杨给我讲的一则头一天去柏尖沟村的见闻。

那天老杨路过山腰的一个小村,村支书姓高,35岁,前几年在山西做买卖,挣了千余万元钱。他被推上村支书的岗位后,把这笔钱全部投入村里,给家家户户都安上了沼气,全村生活一下子来了个颠倒般的转变。从此村民告别了拾柴烧柴的苦日子,生活文明了、卫生了、富裕了,老百姓乐得跟什么似的。

一个老太太拉着老杨的手高兴地说:“过去老是低着头往灶门里吹气,怕点不着火,现在真方便。一个月一个灶头只要一元钱,两个灶头两元钱,和城里烧煤气一样方便,还比烧煤气便宜。”村支书小高告诉老杨:“我是有得有失,失去了1000多万元,但得到了全村的拥护。如果我不花掉那1000多万元,存进银行,能得到利息,但是我现在可不稀罕了。”老杨对他说:“你还是得到的多。老百姓的拥护是千金难求的,失去钱财没什么,以后还能挣回来。”老杨说小高35岁的年纪,当年修红旗渠时还没他呢。小高又告诉老杨,他没见过老杨,但听村里的长辈们老是说到老杨。

我听着老杨说的话,一下子忽然悟到,那就是传承。红旗渠精神深深地扎在当今林州一代有为青年的心田,刻上了永远磨灭不了的烙印。红旗渠精神是在杨贵倡导下发扬起来的,它所产生的效益远远超过红旗渠水所能带来的。我们大家都为此骄傲,我们一定要世世代代把这股子精神发扬下去。老杨心里惦记的,他感到欢欣鼓舞的,是中国农民的美好未来。老杨从工作岗位上退下以后,他还是十分注意学习和领会中央精神,又表现出十分敏锐的洞察力,这就是他的胸怀,这一点真让人敬佩。

红旗渠的现状和处境,红旗渠现在是什么样子(2)

红旗渠河口总干渠 魏德忠 摄影

杨贵一生力主实事求是,尽力践行实事求是,他是秉承我党实事求是光荣传统的模范,红旗渠的建设就是这方面的典范。我想起来,我到林县那天,大雨滂沱,原来打算去青年洞,去不成了,临时改道去了分水岭,又一次参观了红旗渠纪念馆。

在红旗渠模型的沙盘上,老杨兴致勃勃,当年修建红旗渠的豪情在脸上洋溢着。他讲到了当年曲曲折折的修渠过程。在修渠工程全面启动前,他们先在山西境内修了19公里的渠道,这才取得了经验,最后下了把整条渠道修起来的决心。先修山西19公里,再全面铺开,这就是实事求是。

20世纪60年代的三年困难时期,修渠正热火朝天,上级下令要执行“百日休整”,让群众休养生息。杨贵顶着风,工程不歇。上级动了火,给他扣了顶大帽子:你杨贵好大喜功,不顾老百姓死活。杨贵坚定地认为:工程上了马,就要干到底。这就是实事求是。一位中央来的大员,起初是冲着杨贵开刀问事来的,但是当他耐心地听完了杨贵修渠的全部倾诉,了解到事情的原委和真情,修正了原来对杨贵先入为主的偏见,做出了正确的决定。杨贵感谢这位中央领导同志,说这位领导同志才真叫实事求是。这是其一,再有,这位同志是听得进不同意见的。这一点十分重要,对于领导同志来说,尤其重要。听不听得进不同意见,往往关系到对一件事一个人的“生*予夺”之大权。其实善于听取不同意见,本身就是实事求是。

说起这段往事,杨贵十分感慨地说:“我一生一世深感对人对事一定要实事求是。我的实事求是,面对一个正派人,也可以从他那里换来实事求是。这样办事,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真是一条比金子还珍贵的体会!杨贵力主实事求是的体会太多了,一路走着,这种故事几乎俯拾皆是。

车子路过申村,同行的一位同志指着路边矗立的两座砖楼说,这是1958年大炼钢铁时盖的。大炼钢铁那一阵儿炼出来的是硫铁,根本不能用。当时杨贵拍板把队伍从炼钢炉边拉下来盖房子,就在申村附近盖了这两座楼。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大炼钢铁时对人力的浪费,对天物的暴殄,已成为人们的记忆,而这两座楼仍巍然矗立着,继续发挥着让人们避寒安居的作用。这是货真价实的实事求是,是实事求是的物证。

那天,在红旗渠精神研究会上,老杨应邀在会上即席发言,时间不长,但在话语中也依然使人强烈感受到闪烁着实事求是的光彩。他说:“修建红旗渠是要讲科学的。从山西到河南100多公里,落差很小,不讲科学,可能漳河水就根本流不过来,分段施工,水还是可能流不过来,所以要先修山西境内那19公里的渠道,取得经验,解决水的落差问题,才可能对全渠动工修渠。这就叫实事求是,是完全符合中央提出的精神内涵的。”

在谈到新农村建设盖房子问题时,他说:“现在房子都盖大了,一家三四口人,盖了三四百平方米,怎么用得了那么多?盖起了自己的住房,周围环境怎么办?上下水道怎么办?所有这些都要统筹考虑。当前农村最迫切的是基础建设,是农民的吃水、道路、上学、医疗……这些是最迫切的。”老杨大声疾呼,两眼放光,实事求是已经成了他身上的一种固有品格,这种精神已渗透于他全身,从他的目光中,人们很容易读得出来。

“你是杨贵。”人们见到老杨,直呼其名——这就是杨贵和乡亲们之间的鱼水关系。我有一次当面给老杨说:“老百姓见你,当面不称呼你杨贵*,而是直呼你的名字,要么就叫你老杨。”老杨憨憨地笑了,他说:“群众没把我当外人,老百姓真好。只要你真心待他,他就会给你掏真心话,他会把你当做自己家里的亲人。”那一年的那些天,我跟着老杨在林州的那些村子里转悠。每到一个村子,总有许多人自动围上来,有的认识他,有的不认识他。

红旗渠的现状和处境,红旗渠现在是什么样子(3)

杨贵(前排中)与群众在一起 魏德忠 摄影

有一天在河顺镇的西曲阳村,一个姓李的老汉直呼老杨的名字,显得无比亲切。老汉说:“我当年也是修渠的。”一些年轻人,又好奇又崇敬地围上来,他们说,今天可亲眼见到了,真高兴!老杨在路上告诉我,头一天,他到原康镇柏尖沟村,问一个老太太认不认识他,老太太说:“咋不认得?当年还通知我们去参加批斗你的会呢。”

那是“文革”初期,杨贵任安阳地委*兼林县县委*。老杨被指执行了一条资本主义反动路线,被揪到林县批斗。现在,这位老太太坦然地当着杨贵的面说起当年那件事,一点也没有顾忌,就像在说着别人的事似的。可见,她当年就没把这当成一回事,今天就更不当成一回事了。老太太说:“那个批斗会,我倒是去了,什么也没有说。”老杨满怀感激地说老百姓并非真要斗我呢,无非走走过场,应应景哩。这一次老杨去她家,她用沼气蒸馍,刚出笼,取一个热腾腾的,发得鼓鼓的馍往老杨兜里装,说:“你尝尝,你一定要尝尝。”这才是老百姓的真情真意。当时,还有一个老头挤上来,拉着老杨的手问:“你还记得我吗?我还和你一起锻过石头哩。”老杨当时有些茫然,敢情当年真是和这个老人家在工地上一起锻过石头,只是想不起来了。

当时一起干过活的乡亲们数也数不清。别人和*一起干过活印象深刻,老杨着实不能一一记住。这就是老杨和老百姓之间的关系,是那种如鱼入水,自然、亲切、和谐的真挚情感。老百姓敢把心窝话掏给他,因为他们认定这个*是铁定为大伙办事的好*。

那天我听到的、目睹的就是那么一片片发自内心的深情,一片片由衷爱戴的深情。在这种深情感召抚慰下,我心里热乎乎的,装满了敬意。我想着这可是老八路的作风啊。过去我们的干部一进了群众家,和群众拉着手,在炕头上说着话,亲如一家。群众不把这种干部当成外人,有啥说啥,没有藏藏掖掖。

现在这种场面可罕见了。有的干部成年也不到农家,逢年过节,带上记者,坐着轿车,在干部前簇后拥下,在记者的摄像机和照相机镜头的闪亮下,送上一袋米面、一床棉被,这叫送温暖。说不上两句话,又坐上轿车一溜烟赶回城去了。老百姓心里头并没有添上什么温暖,却装着对这种“作秀”的蔑视和愤懑。比起老杨和老杨一类的干部对群众的嘘寒问暖的关切,真有云泥之别。

老杨走得猝然,他都顾不上交代几句心里话。我想,他的心头不会装着什么遗憾离世,但是我捉摸他心头可能装着一个纠结。近年来,他一直惦记着要创办一个中国红旗渠精神研究会。他谋划着,一旦办起这个研究会,可以开展许许多多的社会活动,将十分有助于把伟大的红旗渠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使之发扬光大。

前几年,这件事已经到了即将办成的地步,由于一些人为因素的干扰,事情被搁置了。这件事给老杨增添了不少苦恼。现在,这件事仍然装在许多活着的人心里。谁来把这件重要的、有益于社会的善事办下去、办成呢?我衷心希望这件事终将办成,给社会带来人们期望的效益,并借以告慰杨贵的在天之灵。

杨贵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荣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这是中央对杨贵的定论。这使我们活着的人感到欣慰。杨贵走了,红旗渠的水仍然奔腾不息地流淌着,红旗渠的水将永远不停地流淌着,造福林州人民。杨贵也将永远被人们怀念着、记挂着,人们从他身上汲取巨大的力量……

(文章作者刘祖禹,系中宣部新闻出版阅评组原正局级组长,本文为其2018年4月30日所作。)

新闻链接

献礼二十大 国内首部杨贵全传出版

今年5月底,作家杨丽娟、张欣萍合著的《杨贵传》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该社重点打造的献礼党的二十大的主题图书。

红旗渠的现状和处境,红旗渠现在是什么样子(4)

《杨贵传》 杨丽娟 张欣萍 著 河南人民出版社供图

本书以纪实文学的笔法,记述了杨贵一生为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奋斗终生的光辉事迹,再现了林县(现林州市)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治山治水,重新安排林县河山,修建红旗渠的壮举,全景描绘了林县人民为追求美好生活奋勇拼搏的历史画卷。

该书是国内第一部出版的全面记述杨贵90年人生的人物传记,书中日记、书信、图片等很多历史资料为第一次公开发表。(据河南人民出版社)

来源 河南青年时报·东风新闻

编辑 夏赛赛

校对 王冰

审核 田震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