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生长在吐鲁番市鄯善县的4万亩大芸(肉苁蓉)迎来“丰收季”。连日来,种植大户们纷纷组织农民开挖采摘,荒凉的沙漠和盐碱地里一派繁忙景象。
荒凉的沙漠里一派繁忙
大芸主要寄生在梭梭或红柳根部,有“沙漠人参”的美誉,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鄯善县的大芸种植主要分布在迪坎镇、达浪坎乡、辟展镇的梭梭林地里。种植大芸既有利于治理沙漠和盐碱地,又有较高经济收入,还能带动剩余劳动力就业及贫困户脱贫致富。
挖土机在梭梭树之间挖出一条小沙沟
农民在沙沟两侧细细刨挖
采摘大芸时须整根完整,不能折断
大芸越粗大就越值钱
11月17日上午,在辟展镇东湖村与厍木塔格沙漠交界处,生长在沙漠中的梭梭林在微风下摇曳,四台挖掘机机奋力作业,在梭梭树之间挖出一条条半米深的小沙沟,几十位戴着手套的农民在沙沟两侧细细刨挖沙土,一根根通体乳白、长着“鳞片”的大芸很快露了出来。挖至根部后,农民们小心翼翼地将整条大芸采下,然后堆放在沙垄上,再装入袋中运走。
赵强是辟展镇东湖村金大芸农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从2019年开始,他与同村5户农民成立合作社,种植的280亩大芸今年迎来丰收,亩产从200公斤到600公斤不等,每亩最高收益达1.2万元。
大芸在市场上非常走俏,金大芸农业合作社种植的大芸根本不愁销路,仅乌鲁木齐市场就全部“消化”。尝到种植大芸的甜头后,合作社今年把种植规模扩大到了2600亩,并计划明年开办一家大芸精深加工厂。
由于大芸的种植、维护、采摘都需要人工,所以带动了周边剩余劳动力就业及贫困户脱贫致富。赵强介绍,大芸的种植约持续30天,小工报酬是200元/天,一个小工可收入6000元;采摘持续约20天,小工报酬是300元/天,一个小工可收入6000元。“一年下来,280亩大芸的种植、维护及采摘共需1000多个工时。”他说。
据了解,近年来,鄯善县委、县政府大力鼓励农户利用风沙前沿的低产田种植梭梭等生态林,并出台优惠政策引导农民用梭梭接种大芸,农民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大芸种植产业发展较快。
“大力发展大芸种植不仅能实现生态效益和节水效益,更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鄯善县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修复科科长赵刚说。
赵刚介绍,种植大芸一举多得:一是有利于沙漠和盐碱地治理。大芸种植的大规模推广,明显改善了生态环境;二是一次性投入多年受益。大芸接种后,每年春秋两季可采挖,年年可种,年年受益;三是节水效果明显。大芸接种采用滴灌方式灌溉,每年只需浇水4至5次,每亩仅需水80至100立方,而葡萄等农作物每亩需水约200立方以上,所以大芸用水量较低;四是有利于带动脱贫致富。据统计,按最低亩产200公斤、每公斤15元计算,可实现亩均收益3000元。
截至目前,鄯善县梭梭种植面积达8.5万亩,已接种大芸的有6.5万余亩,已产生效益的有4万余亩,带动农民增收约1.2亿元。(王靖 白莹 阿不来提)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