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有记载鲛人的记载吗,鲛人与凡人通婚只能活三年吗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7 09:39:55

“男鲛人”的背上长满了鱼鳞,看起来十分凶恶;但“女鲛人”却性情温和,长长的颈部,皮肤白皙柔软,身材修长,略为偏瘦;深碧色的眼睛,眉清目秀,笑谈间带着万种风情;发如海藻,发色深蓝,紧束起或配以绡帽。

它们的上肢与身体两侧间连有半透明皮质翼和飘须,下身自腰起,就附有多条长于腿的裙状透明薄带,游动时双腿被裹入其中,便于减轻水流阻力。

据说,“鲛人”平均寿命达50岁,最长达70岁。也是胎生,一胎可以多胞,孕期比人类短,一般约为180天,每年八九月,“女鲛人”才能受孕。小“鲛人”生下来的时候,开始在气囊中,3-5小时后即破,这时就可以下水游泳了。

04习惯借助吟唱来交流,善织“鲛绡”,入水不湿‍‍

根据目击记载与古籍描述,“鲛人”的生活习性是这样的:在中国,它们生活在南海,日常在水中活动,不喜欢不干净的水,有时也上岸,与陆地上的人交易,但一般在水外生活不能超过一天;它们主要以各种鱼类为主食,也吃一些植物。

“鲛人”把水域视为自己领地,它们认为陆地是一个充满污秽的世界,陆地上的种族下水会污浊水,所以,“鲛人”不喜欢其他种族尤其是人类入水游泳,开船捕鱼。

国外有记载鲛人的记载吗,鲛人与凡人通婚只能活三年吗(5)

奇怪的是,“鲛人”一般使用类似人类吟唱作为交流的语言,在海中传达各种信息,而且在海中能传递很远;靠近时,它们则用一种快速音频,这种声音是通过喉间骨振动而发出来的。

它们还有一种独特的本领,擅长织布。“鲛人”制出的“鲛绡”,是一种极薄的丝绸,轻而韧,十分精细,薄如蝉的翅膀,表面光滑,光泽感强。它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入水不湿,无论大妹子还是老奶奶,谁见了都爱不释手。

除了善织“鲛绡”外,“鲛人”还有另一个本领,那便是滴泪成珠。据说“鲛人”在悲伤哭泣时,滚落的眼泪,在水中或空气中会快速凝结成珍珠。“鲛人”的眼泪虽然能够化成珍珠,但他们却不轻易哭泣。不过这个很有可能是古代的文学家加工而成,没有科学依据。

05“鲛人”真的存在过?坚信者称“鲛人”与人类同一祖先‍‍

尽管有目击“鲛人”的报道陆续见诸报端,但还是有很多学者否认“鲛人”的存在。它们的理由很充分:其一,所谓的“鲛人”缺少标本实物的参照,无法用科学的方法去考证;其二,“鲛人”多存在于野史以及文艺作品中,是人为想象出来的。

研究“鲛人”的学者却坚信,根据古人那么多的资料记载来看,“鲛人”不是个传说。一些中国的“鲛人”形象可能是古人对于南海一些岛屿上少数民族的记录,它们曾在真实世界里存在过。

国外有记载鲛人的记载吗,鲛人与凡人通婚只能活三年吗(6)

它们住得比海南岛还要远,有自己的文字,善于潜水,拥有鱼鳞的文身;以织布为生,每年都会带着“鲛绡”来南方沿海城市来做生意。

更有国外的研究者提出了“海猿说”,他们声称“鲛人”可能是古猿朝早期人类进化中的另外一个分支,后来它们进化成了在水中生活的一个物种。

他们结合地质史猜测,有些大陆曾被海水淹没,古猿被迫下海,慢慢进化成了海猿。当海猿重返陆地时,有些海猿留在了海里,被后来的人类看到,误以为“鲛人”。

在普林尼的《自然历史》中,曾确定有“鲛人”存在,这杂志称:“她们是真实的,只不过身体粗糙,遍体有鳞。”

06“鲛人”的形象,很可能是参照了海洋生物中的儒艮

一些科学家则认为,目前没有标本证据能证明“鲛人”是真实存在的物种。古人描绘的“鲛人”的形象,很有可能是参照了海洋生物中的儒艮。

渔民与水手在航行过程中,很有可能把儒艮误以为是“鲛人”,文学家经过艺术加工,把道听途说的故事变成了文献资料中的“鲛人”。

国外有记载鲛人的记载吗,鲛人与凡人通婚只能活三年吗(7)

确实,儒艮的头是圆形的,有时还顶着一些水草,远看像头披长发的美女,胸前的鳍很像人手,它们还喜欢靠着海礁栖息,很让人误以为是“鲛人”。

而且雌儒艮在哺乳期间,常常用前肢搂抱着自己的幼崽喂奶,头和胸都露出水面,远远看去,很像一个女人坐在那里。

雪灵谷自然实验室/出品

参考资料:自然历史、人与自然杂志、山海经、太平御览、交州记、子虚赋、搜神记、述异记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