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狱起源,乾隆文字狱死了多少人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7 16:18:15

一提起文字狱,我们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孱弱无助的文人因为自己的著作得罪统治者而被囚在森冷凄凉的牢狱中的情景。他们有的人或许能够免于死罪,罢黜为庶民;有的人却没有那么幸运,只能抱着自己的作品踏上黄泉路了。

古代的文人创作作品是有风险的,因为他不知道哪一天就被有心之人利用,从他们的作品中断章取义,给他们安上一个大逆不道的罪名。

对于文字狱的定义,有很多种说法。"旧时谓统治者为迫害知识分子,故意从其著作中摘取字句,罗织成罪。"这是《汉语大词典》对其的定义。而《中国大百科全书》又将文字狱定位在了明清时期,认为文字狱是明清时因文字犯禁或藉文字罗织罪名清除异己。

《汉语大词典》对文字狱的定义是对整个古代文字狱进行了一个笼统的描述,而《中国大百科全书》则概括出了明清时期文字狱的主要特点,那就是作品中的文字对于统治者不利或者说统治者为强化皇权而利用文字狱来巩固统治。

事实上,文字狱自古就有之。最早的文字狱雏形始于西汉。随后,魏晋时期、宋元时期也有大大小小的文字狱出现。直到明清时期,特别是清朝,文字狱发展到空前绝后的鼎盛阶段。直到清朝嘉庆时期,文字狱基本才在历史上宣告了它的消亡。

文字狱起源,乾隆文字狱死了多少人(1)

文字狱漫画

文字狱起源,乾隆文字狱死了多少人(2)

文字狱海报

早期的文字狱

早期的文字狱主要是指明清以前的文字狱,包含的朝代主要有西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宋代、元代。

西汉可以称为追溯古代文字狱发展的源泉。它的标志性事件就是杨恽被汉宣帝刘询(即刘病已)腰斩。杨恽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外孙,他继承了他外祖父的思想与风骨,十分地正直不阿、肆意狂傲。

有一次,他为自己的好友孙会宗写了一篇《报孙会宗书》,在这篇文章里,他用一种狂傲不羁的语气抒发了对孙会宗的不懈以及对汉宣帝个人的不满。宣帝得知后,十分气愤,当即下令将杨恽腰斩。从此,这桩事件便也成为了古代文字狱的起源。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也不乏一些文字狱的出现。譬如嵇康就因为自己的狂傲风骨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当时的权臣司马昭早就对他不满,后来他又卷入吕氏兄弟的案中,于是司马昭便利用他的作品为他安上罪名,将其处斩。

在魏晋时期还有一个"国史之狱"的案例。北魏太武帝统治时期有一个名叫崔浩的官员,当时他受命编纂国史直书。但是这国史直书里记载了北魏统治者拓跋氏不堪的过往,这大大地惹怒了太武帝。于是太武帝便下令将崔浩的一族都灭了。

到了宋代,政府对于文化的管控大大加强,对于图书市场的管控十分严格。当时不断地出现了禁书、焚书的现象。特别地,如果是非官方史籍,则更要严格控制。此时的文字狱也频频不断,出现了著名的同文馆之狱、乌台诗案、《江湖集》案等。

至于元代,它的文字狱相较于曾经的朝代而言,是微乎其微的。元朝的统治者对于思想文化方面不是很介怀,所以对它的管制也就十分地宽松。在这种环境下,文字狱的发生几乎是不可能的。

文字狱起源,乾隆文字狱死了多少人(3)

汉宣帝

文字狱起源,乾隆文字狱死了多少人(4)

杨恽

明代的文字狱

明清时期是文字狱发展的一个顶峰时期,明代的文字狱的发生也是诸如牛毛,数不胜数。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史*载了多桩文字狱案件。比如给太学提匾额而获罪的詹希原,又比如作诗而获罪的僧人德祥等等。事实上,据有关专家考证,这些文字狱事件是有谬误的,不能够将其作为史实。

到了明成祖朱棣时,文字狱发生很频繁。由于朱棣是夺取自己的侄儿建文帝的帝位而登上皇帝宝座的,所以他对有关建文帝的言论十分介怀。一旦有人写有关建文帝的诗书,朱棣一律严惩不贷。还有有关方孝孺的事件,当时方孝孺拒绝朱棣称帝的事实,朱棣便下令灭其十族,并且将方孝孺的著作列为禁书,甚至将与方孝孺有关的文人的作品也封禁了。

明武宗朱厚照时有一个官员韩邦奇。他当时在浙江担任按察佥事,由于那个时候宦官干政,将朝廷搞得乌烟瘴气。而他所在的辖地正好又出现宦官鱼肉百姓的现象,韩邦奇看不过来,便写诗将其记录下来。谁知这件事被当地的镇守太监王堂知道了,他便用计诬陷韩邦奇,让韩邦奇获罪入狱。

到了明世宗嘉靖年间,文字狱还是困扰文人的一大心腹之患。那个时候有一个颇有意思的官员吴廷举,他时任南京工部尚书,那个时候他引用了白居易的"朝廷雇我做闲臣"和张永的"江南闲煞老尚书"来比喻自己。嘉靖帝知道后,认为他太过狂妄,蔑视朝廷的尊严,便勃然大怒,将他革职。同时胡赞宗的迎驾诗案和嘉靖十六年的应天府试案也都成为了嘉靖年间颇具代表的文字狱案例。

文字狱起源,乾隆文字狱死了多少人(5)

明代的文字狱

清代的文字狱

到了清代,文字狱发展到了巅峰时期,特别是顺治和乾隆年间,文字狱发生的频率居高不下。有史*载,在乾隆年间,发生了130次文字狱,而在这些文字狱里,又有47个文字狱的案犯被处以死刑。

顺治时期,由于当时的统治根基不稳固,顺治帝便加强了在思想文化上的控制。在此期间,各种大大小小的文字狱层出不穷,使得大量文人获罪。

在康熙和雍正年间,由于一些权力的争斗和政治的需求,也发生了不少的文字狱。著名的就有康熙年间的朱方旦案、明史案、《南山集》案以及雍正年间的吕留良案、年羹尧案、"清风不识字"案等。

到了乾隆统治的时代,虽然此时的统治也逐渐地趋于平稳,但是这并没有减少文字狱的发生,反而将文字狱推向了极盛。在乾隆年间发生了无数的文字狱,仅史*载的就有130起。在这个年代,文人们置于水深火热之中,时刻都在提心吊胆。

直到乾隆的儿子嘉庆即位。嘉庆才一改他父亲往日的作风,对文字狱进行平反。也是从嘉庆开始,几乎贯穿了整个古代历史的文字狱才渐渐平息。

文字狱起源,乾隆文字狱死了多少人(6)

清代的文字狱

清代文字狱的大体成因

为什么文字狱发展的鼎盛时期不在古代其他的任何一个朝代,而偏偏在清朝呢?这大概也与清朝特殊的体质有关。

首先就是清朝统治者对于自己统治的自卑。由于清朝曾经是明朝的附属之臣,所以他们入主中原后,面对广袤的疆域,他们很难提起信心对这一大片土地进行管理。过度的自卑引发了极度的自负。清朝统治者开始加强文化管控,大兴文字狱。

其次便是汉族对于清朝统治的不认可,反清思想严重。汉族历来都是文明的象征,面对清王室这种蛮夷之族的统治,汉族人民,特别是汉族的文人士族自然是不甘屈服的。

最后便是清王室内部的权力斗争。特别是康雍年间,夺嫡之争十分地激烈残酷。于是乎,文字狱便成为了他们争夺权力的工具。为了得到更多的权力,他们大兴文字狱,陷害自己的敌人以保证自己的地位。

文字狱对于文人来说,是一个无形的魔鬼,将他们投入至无边无际的黑暗之中。古代的文字狱不仅对文人造成了迫害,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损伤。我们应该了解它,认识到它对文化的损害,从历史中得到教训。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