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进食补品
进食补品的习俗主要流行于我国闽南和台湾省地区。
俗话说:“补冬不如补霜降”。
霜降这天,在我国闽南和台湾省地区生活的人们一直有进食补品的习俗。所以,每到霜降时节,这里的鸭子就会卖得特别火爆,有时还会出现脱销、供不应求的情况。
霜降时节在农历的九月,而农历九月又俗称菊月,所以,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菊花霜”。
俗话说“霜打菊花开”,霜降节气正是菊花傲寒怒放、赏菊的好时节,所以就有了霜降“饮酒赏菊”的习俗。每年此时,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霜降这天的忌讳主要有:忌秋燥、忌秋冻、忌无霜和忌秋郁等。
01 忌秋燥霜降时节是秋燥最为严重的时节,人体也容易受此影响。常常发生的表现就是:唇干、口干、便秘等症状。因此,霜降过后,要注意休息,早睡早起,多吃蔬菜水果、蜂蜜、秋梨、银耳等食物。
02 忌秋冻霜降是一年中温差最大的时节,秋季与冬季的过度,所以气温变化明显。因此,霜降过后,要做好御寒的准备,日常生活中,可以采用食补加锻炼的方式,也要注意添置衣物。
俗话说“霜降无霜,来年吃糠”。在我国古代,国家还属于农耕社会,所以非常重视气候和天气。根据古人的经验,如果霜降这天如果没有下霜的话,粮食的收成就会受到影响。
04 忌秋郁杜甫曾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深秋时节,秋风萧瑟,万物开始凋零,人也很容易产生伤感的情绪,诱发抑郁症。因此,霜降过后,可以多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并且多与人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