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炒烹炸都适宜
凤尾蕨中含特殊高级淀粉,被收录在《黑色保健食品》之中,历来广为人们所喜食。凤尾蕨的淀粉含量为25%-40%,民间常在8,9月份蕨的根状茎肥壮时,挖地下茎蕨根制粉,俗称“蕨粉”,作糕点、粉丝、饴糖,也可酿酒,具滋补作用。
凤尾蕨生产的蕨粉,无公害,无污染,营养丰富,食味香纯,具有清热、降火、生津、止渴等作用,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同时它还具有防癌、抗衰老、减肥的作用,是儿童、老人、病人的理想食品,同时也是婴幼儿极好的益智食品。
从野生蕨菜的根里提炼出来的蕨根粉,直接将蕨菜根部洗涤、捣碎、过滤、晒干而成,保留了蕨菜根里大部分营养,对人体有较大的保健作用。蕨根分布于湖南、陕西、四川、贵州等一带深山,天然野生无污染。
蕨根原粉未经现代工艺,不含任何添加剂。直接取其根部洗涤、捣碎、过滤、晒干而成,保留了蕨菜根里大部分营养,对人体有较大的保健作用。
凉菜界的网红,蕨根粉
清明时节是吃蕨菜的好时节,但是新鲜的蕨菜在外很难吃到。而懂行的山民们则会亲自到山上去采,吃起来的味道一级棒。
蕨菜是这种山野菜它的营养价值极高,可以清肠排毒,清热解毒,*菌消炎,补脾益气,强健机体,增强抗病能力。蕨菜中的纤维素可有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肠胃对脂肪吸收的作用。
这么好的凤尾蕨,如果不抓紧时间吃上一回,那么是相当遗憾加可惜的,虽然凤尾蕨也有干品,但口感自然还是鲜的来得更带感更纯粹更忠于原味。不管什么东西都比不上它原来的新鲜,新鲜的食材才有更好的营养价值,新鲜才不会辜负美食原料的本身。
要做蕨菜之前,一定要焯水,然后过凉。吃蕨菜有很多好处,反正从小每年都吃很多,今年当然也不例外,能吃上蕨菜的人都是有口福的。
凤尾蕨野生在林间、山野、松林内,是无任何污染的绿色野菜,不但富含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还有清肠健胃,舒筋活络等功效。蕨菜食用前经沸水烫后,再浸入凉水中除去异味,便可食用。
方便,过水即食
经处理的蕨菜口感清香滑润,再拌以佐料,清凉爽口,是难得的上乘酒菜。还可以炒吃,一般人群均可食用,既可当蔬菜又可制饴糖、饼干、代藕粉和药品添加剂。但脾胃虚寒者慎用,常人也要适当饮食不宜吃太多。
食用历史悠久,但这种成分需小心
凤尾蕨食用历史悠久,《诗经》中言:“陡彼南山,言采其蕨。”《食疗本草》谓其能补五脏不足,兼治气壅经络、骨问毒气诸症。
《本草拾遗》谓蕨菜能够去暴热、利小水,主治食膈气膈、肠风热毒等病症,又可作驱虫剂。凤尾蕨味淡、性凉、清热、利湿、解毒、凉血、收敛、止血、止痢。《本草纲目》载“蕨根祛热解毒,利尿道,令入睡,补五脏不足”。
唐代人食野菜的历史被载入了史册,其中蕨菜是唐代人比较常吃和广泛被喜爱的一大类。一是凤尾蕨的口感十分爽口,二是吃来十分解饱,所以既鲜美又实用。
但是食用凤尾蕨以及蕨类食物时也不是百无禁忌的。
禁忌请pick一下
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有研究发现蕨菜的致癌风险。1983年日本科学家指出,蕨菜中的“原蕨苷”系天然毒素,有很强的致癌性,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也将蕨菜归为2B类致癌物,昔日美味解饱的蕨菜竟与氯仿、敌敌畏、硝基苯等物质归在一起。
但蕨菜中不同部位的原蕨苷含量也有很大差异,叶部的“原蕨苷”含量约是根部的10倍。而且,蕨的叶部位在经过浸泡漂焯、蒸煮煎炒后,原蕨苷的含量也会大大减少,最多可减至90%。所以,处理得当的蕨菜也不一定有很大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