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令》原著是Priest的小说《天涯客》,其实这个名字很武侠,还透着点潇洒意味,结果影视化非得也叫“令”。当然原著就是分上下册,上册叫《琉璃甲》下册叫《山河令》,但无论如何都免不了跟风之嫌。
“令”跟“行”,其实算是异曲同工,有个词就叫“令行禁止”,所以“令”也算是一种侧面意义上的“一定行”。
当《皓衣行》迟迟不播的时候,网友各种献计献策,不乏有建议它改名叫“皓衣令”的,因为从《长歌行》来看,叫“行”的可能不太行。
但是叫“令”的也不是都能行啊,看看隔壁的《玉昭令》呢?
在尾鱼小说改编的《司藤》小火了一把之后,这部同样改编自尾鱼小说的剧也迅速上线了,但是却毫无水花。
其实尾鱼的原著名字叫《开封志怪》,一眼就能看出是与开封有关的志怪故事,单看名字还是挺吸引爱看奇幻的观众的,但剧版改名叫《玉昭令》,完全不知道是讲什么的,也并没有给它带来好运。
就更别提电影了,今年春节档,扑街最惨烈的,就是陈坤周迅主演的那部《侍神令》了。
其实国产剧起名字扎堆这件事,并不是今年才有。
当年《潜伏》和《黎明之前》火了之后,一时间涌现出一堆类似名字的谍战剧,什么《错伏》《潜伏在黎明之前》《黎明决战》,《伪装者》火了之后,本来就流行“xx者”更流行了,《无名者》《脱身者》都来了——对了,《脱身者》就是陈坤万茜的那部《脱身》,后来改名了。
直到今天,谍战剧依然流行“xx者”的起名格式,比如郑爽有一部《绝密者》,朱一龙有一部《叛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