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咨询久了之后我发现,很多人喜欢用对方是否爱自己这一参考标准,来判断一个人的忠诚度,这并不靠谱。
比如我听得最多的剧本是,一个婚内遭遇出轨的人,带着满脸惊讶来问我,明明能感受到老公非常爱自己的,为什么他还是去找其他人呢?
说个可能会颠覆认知的观点,在有的人身上呢,爱你和出轨是可以共存的。两者在这类人身上并不冲突,爱你是真的,出轨也是真的。如果你想判断一个人在感情中的忠诚度。不能只看爱不爱,还得看以下三个点。
第一点,看这个人的自律程度和秩序感;
自律程度是看这个人管理*的能力,往往忠诚度低的人,自我*都没管理好。只要有一丁点获得刺激感的机会,就马上伸手去拿,不管后果。
具体可以参考这个人平时的作息,起床时间和睡觉时间是否能够做到长期保持一致性,但不需要真的每天都保持绝对一致,因为偶尔失眠想玩手机很正常,但整体上要保持在这个一个大概的规律上。
秩序感就是看一个人的规律程度,什么叫秩序感呢?举个例子,比如我每天早上吃完早餐后就一定会去写文章,无论当天有多么重要的事情,吃完早餐后的第一件事肯定是写文章。
说白了就是固定时间干固定的事情,你会发现有秩序感的人,生活中感觉很松弛,不急躁,因为生活中大部分时间里的事情都是可控可预知的。
有秩序感的人是能够遵守规则的,不是那种混乱的人,也更能遵守关系中的规则。
第二点,看对方身边的同性;
同性包括身边的亲属,朋友,同学等等。首先要看身边人的忠诚度,比如亲属是否有过出轨经历,比如朋友同学对出轨不以为耻,反而以此为荣。甚至有些朋友是不正规娱乐场所的常客。
其次要看,对方对于身边这些人的态度是什么?是保持表面乐呵关系,还是依然保持深度认可关系呢?如果有一些忠诚度很低,又深度认可的朋友,那么你需要注意了。
看身边人的目的是为了看这个人背后的价值观体系。对价值观影响很大的一个因素是环境因素,而在环境因素中最大的因素又是关系因素。关系因素说白了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影响。
如果刚好是一个秩序感很弱的人,进入到一个价值观统一的社交圈子中,被洗脑的概率是很大的,哪怕最初这个人的道德底线很高。
举个例子,我读大学时,隔壁舍友中,有一个戴着眼镜,瘦瘦弱弱的小伙子,看他说话,举止很明显就是那种高中时期认真读书的乖乖小孩,后来了解到他的父母是他们家当地的老师。
可不巧的是,他的宿舍中除了他,其他都是抽烟,社会感很强的人,也不是说混社会的那种,就是大多数家庭都是做生意,跑生意的那种,所以社交直觉都很敏锐,也放得开。
就这么一个学期的时间,那位乖乖小孩风格的男生,已经被同化成也是抽烟,满嘴跑火车的人了。这就是环境对人影响的可怕之处,要么潜移默化被同化,要么确实不合拍就被孤立隔离。
第三点, 看这个人的道德底线,这个人干了不忠诚的事情后,自己会不会看不起自己,周围的人会不会看不起自己。
比如我自己,我陪女朋友逛街的时候,看到好看的女生,在生理上我自己肯定也会心动的,但心动归心动,我不会真的去行动。
一方面,我接受的家庭教育中,让我对于自己的不忠诚行为是有羞耻感的。另外一方面,我可以感知到,如果我做了不忠诚的行为,对我的女朋友会带来什么样的伤害。
最后一方面就是我也可以预估到,我要真干了不忠诚的行为,我身边的人都会看不起我。
在以前的工作环境中,我能接触到很多女生,我有机会,也有能力去干不忠诚的事情。如果没有这层道德限制我,或者我自己压根也不在意这层道德底线,那我也很难真的保证我会抵得住诱惑。
当然还有我自己的额外因素就是:我的职业让我见识过很多出轨的故事,无一例外都是悲剧收场,我比别人更懂这件事的风险。
这也侧面反映出一个问题,只要人有机会,并且觉得这件事风险很低,就大概率会去冒这个险。所以真不要去挑战人性,还不如找个更有人性的人。
最后总结下,这可能对于某些理想主义的人来说,这是挺悲哀的,毕竟忠诚竟然和爱不爱关系不大。但如果你确确实实非常在意忠诚度的问题,那么参考以上三点,会比你参考爱不爱你的靠谱度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