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十年前,我刚刚接触《英雄联盟》时就和朋友讨论过,这游戏能火多少年?三年?五年?那时的我们都觉得,花开花落、潮起潮退才是世间常事,总会有源源不断的新游戏冒出来取代老游戏。
十年过去,我也接触了大大小小不少游戏,尤其是进入游戏媒体这一行后,几乎每一门每一类都要涉足。可到头来,一直伴随我成长的,却只有《英雄联盟》。唯一的不同是,《英雄联盟》已经化身出更多形态陪在我们身边。
不知道你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下班回家打开电脑,看着一堆3A大作提不起兴趣,只想打开云顶之弈下棋放松放松。
对于我自己来说,有时电脑都懒得开,直接躺在床上,点开手机里的《金铲铲之战》,下两把“惊险刺激”的自走棋。毕竟坐了一天后躺下的确是不可多得的惬事。
不知不觉,这样的生活已经过去了一年,《金铲铲之战》也迎来了它的一周年。不过,无论是平时工作中观察到这款产品的优异表现,还是它带给我的新鲜感,都常常让我觉得《金铲铲之战》一直保持着刚刚上线时的朝气与活力。
我一直都很喜欢《金铲铲之战》进入游戏时,小小英雄们从天而降的动画,仿佛我们就是这样来到这个游戏世界的。
后发还真的先至了
事到如今,我还依稀记得2019年自走棋爆火的时候,像是《刀塔自走棋》《多多自走棋》等。当时,我在宿舍里下棋下到昏天黑地,一天能下十多把,直到半个月后才稍稍降低了频率。
但在之后的半年里,我也接触了各种各样的自走棋产品,有原班人马制作的,有大厂商亲自下场开发的,但几乎所有的自走棋都没能逃脱人走茶凉、商业化困难的窘境。
直到我们的老朋友《英雄联盟》出手,我才又一次找到那份属于自走棋玩家的归属感。
其实我刚刚接触云顶之弈时,并不是很看好这种玩法能长期出现在《英雄联盟》里。但我心里也清楚,凭借着《英雄联盟》这个世界级的大IP和玩家基数,在短期内还是能收获一大批忠实用户的。
可当我和朋友一起开黑“互相伤害”、“互相卡对方棋子”时,刚接触《英雄联盟》时的快乐似乎又回到了我们身边。
现在回头看,那时反倒是云顶之弈成为了《英雄联盟》的新用户抓手之一,吸引了无数新老玩家再次涌入这款经久不衰的游戏。
后来,大家从校园步入社会,各奔东西,疫情的阻隔也让我们很少能再次聚在一起坐在网吧里开黑。工作占据了我们一天中绝大部分的时间,下班后在微信群里喊一句“谁来一起打两把大乱斗、下两把棋”,似乎都少有回应。
那时候我就想,要是能有什么更方便的办法一起打打游戏就好了。
幸运的是,有不少玩家都和我怀揣着同样的想法,《金铲铲之战》便应运而生。
那时的我刚刚进入游戏媒体这一行,某种意义上来说,《金铲铲之战》是我入行时第一批关注到的产品。作为自走棋的忠实玩家,我一方面为能随时随地玩到自走棋而开心;而另一方面,这份新工作让我开始试着用行业的视角去观察《金铲铲之战》,这又让我不得不为它的未来而担忧。
毕竟云顶之弈本身只是《英雄联盟》的一种玩法,小小英雄等主要售卖道具的吸引力也不如传统的英雄皮肤。而出乎我意料的是,《金铲铲之战》在过去的一年里基本都保持在畅销榜前十,我每次统计榜单时都要复制好多次《金铲铲之战》的名字。
这样的成绩令我既开心又略有一点失望。开心的是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和我一起玩《金铲铲之战》,我也不用奔波着去寻找下一款自走棋产品;失望的是,原来自己并没有自己入行前想的那么有天赋,第一款产品就看走了眼。
当我回想起过去一年里游玩《金铲铲之战》的经历时,我突然又觉得它的成功是有道理的。最直观的就是《金铲铲之战》 推出了不少以《英雄联盟》中的英雄为原型的“小小英雄”。
在我最早接触云顶之弈时,我就在想为什么不做点像EZ、亚索这样的小小英雄。虽然游戏中其他的小小英雄也很可爱,但总是不在我的兴趣点上。
现在想来,最初让我心甘情愿给《金铲铲之战》付费的就是那些小小英雄。毕竟他们本身就有成熟的角色故事、角色风格和形象塑造,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粉丝基础。
我只能说,《金铲铲之战》很会把握玩家的需求和兴趣,在游戏中对《英雄联盟》中英雄的形象做了风格化改造,让他们在符合游戏画风与大众审美的基础上又不失原本的角色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