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运是什么意思图解,双运几次才算双运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8 16:30:20

双运是什么意思图解,双运几次才算双运(1)

一、佛教造像缘起与目的

佛教造像历史悠久,是一种极高明的教学手法。关于佛教造像的起源,据《增一阿含经》记载: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印度,释迦牟尼佛曾往忉利天为母说法,三月未还,笃信佛法的优填王与波斯匿王思佛心切,各以牛头栴檀与紫磨金塑佛形像,令见者生起佛陀如在目前的亲切感与神圣感。佛陀涅槃后,佛像更广为塑造、瞻仰、礼拜、供奉。佛教造像的首要目的,在于令瞻仰慈容者,生起欢喜心,进而信受皈依,广种善根,潜消恶念。即透过艺术手法的表现,向世人开显佛菩萨智悲庄严的精神特质,起到教化人心的作用。世人通过观修礼拜,忆念佛菩萨的种种精神特质,发愿学修,进而于日常中“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忏悔业障,去除妄想执着,以期成就如佛菩萨般的圆满觉悟。因此佛教的造像并非迷信者“偶像崇拜”之举,而是佛弟子见贤思齐,净化内心,开启觉悟的修行方式。这种寓教于形的艺术表现形式,使佛教高深的义理得以普及化并深入社会各个阶层。

佛教自东汉时期传入中国,逐渐与中国文化相互融合,并最终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中国的思想、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公元八世纪前后,佛经与佛像的广泛传播直接促使了雕版印刷术的问世,佛教界的僧徒很早就利用这一当时的先进技术作为弘传佛教的工具。雕版印刷术最早大量用于佛经佛画的刻印,国内现存雕版印刷早期的作品,以佛教经像居多。于敦煌发现的唐咸通九年(868)王玠出资雕刻的卷子本《金刚经》,是现存年代最早的木刻版佛经,由七张纸缀合成卷,第一张扉画是释迦牟尼佛说法图,神态庄严肃穆,雕刻技法纯熟。七世纪中叶,唐代玄奘法师以回锋纸刻印普贤菩萨像,广为布施。直至宋、元、明、清都有大量佛教版画流传于世,凡所刻印的佛经里,基本都附有佛教画像作为插图,以图解文,便于弘法。此时期传播的佛教版画除了作为经文插图,还有以独立于经文之外的单张画像存在。

雕版佛像是中国特殊的文化艺术形式,在艺术风格上不同于中国古代寺院的石窟造像、壁画、雕塑等,于明清之际达到了艺术的高峰期,大量优秀的佛像版画问世,题材广泛,绘刻俱精,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更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

二、金陵刻经处雕版佛像特色

金陵刻经处始建于同治五年(1866),是近代中国佛教复兴策源地及弘传阐扬佛法的中心,同时又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收藏汉文木刻经像版的宝库,有着丰厚甚深的佛教文化内涵与底蕴。这里不仅完整地保存了中国古老的木刻水印技艺之精髓,还珍藏着大批珍贵的经像版。尤其是其中的佛像版画,充分体现了中国佛教绘画与木刻艺术的神妙,堪称绘画艺术、雕刻技法与佛教信仰的完美结合,是研究近代中国佛教文化艺术和佛教教育的重要实物资料。

金陵刻经处现存的十八幅佛像版始刻于光绪四年(1878),是近代佛教复兴之父杨仁山居士,为使人观想不误,特精选上好的棠梨木,以《造像量度经》及净土诸经与明清佛像精品为依据,审定章法,延请当时的著名画家张益、张国瑞精心绘制,并邀当时的一流刻工潘文法镌刻。每一幅精美绝伦的雕版佛像,均向世人传达着佛法慈悲喜舍的精神内涵,并引领众人走入殊妙安乐的佛国净土,可说是杨仁山居士对于其佛教教育理念的重要实践。

杨仁山居士以“教在贤首,行在弥陀”为宗旨,对净土、华严、禅宗、唯识和因明等都很有研究。沈曾植于《塔铭》中总结道:“其学以马鸣为理宗,以法藏为行愿,以贤首、莲池为本师,性相圆融,禅净彻证。”他在宗教实践上则归心于净土,一生大力弘扬净土宗义,“惟有净土,横超一门,是出火宅之捷径”(《与陈仲培书》)。他于1866年创立金陵刻经处后,首刊《净土四经》,白天经营工程,夜晚则潜心佛学修行,或诵经念佛,或静坐作观。念佛有四种方法:持名、观想、观像、实相四种。他所倡刻的佛像即为观想和观像所用。观想念佛即是依《观无量寿佛经》所作的十六种观法,观像念佛即以佛形像置于面前,想佛的相好光明等。杨仁山曾刊刻过《礼拜入观法》,即通过观想西方极乐世界种种胜妙庄严及阿弥陀佛法报化三身,而得以成就往生净土。

金陵刻经处保存的雕版佛像在艺术风格上,延续了明清佛画的特点,既有严格遵循佛教义理构图严谨的作品,又有不拘于佛教法则的写意之作,人物造像形神兼备,更重神韵逸致,融入了明显的士大夫文人画的审美情趣。这些雕版大多出于名家之手,尺寸很大,布局严谨,人物绘制线条流畅,人物生动,眉目传神,镌刻精细,无丝毫匠气,是雕版艺术与佛教智慧的完美结合,具有独特的审美和深邃的佛法寓意。

三、金陵刻经处雕版佛像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这些雕版佛像有着不同的分类。

(一)以人物题材分类

十八幅佛像版中与释迦牟尼佛相关的像版有二幅,即《释迦牟尼佛成道像》和《灵山法会图》;与西方三圣相关的佛像版有五幅,分别是《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图》、《西方接引图》、《弥陀法会图》、《西方报身三圣像》、《西方应身三圣像》;与观音菩萨有关的像版有八幅,分别为《慈悲观音像》、《观音坐像》、《观音立像》、《飘海观音像》、《送子观音像》、《准提菩萨像》、《四十八臂观音像》和《十八臂观音像》;另有《地藏菩萨像》、《秽迹金刚像》和《韦驮菩萨像》。

(二)以造像规范分类

1、以《造像量度经》绘制雕版

有明确佛经出处的有《释迦牟尼佛成道像》和《四十八臂观音像》,两幅像版左下角题记为“光绪四年智开谨遵《造像量度经》摹绘”,其余如《西方报身三圣像》、《西方应身三圣像》和《秽迹金刚像》等三幅像版,虽未说明出处,但从其造像风格上可判断为应依据《造像量度经》绘制。

此经由清代工布查布从藏文译成汉文,并作了《造像量度经引》、《经解》和《续补》编在经文前后。全书叙述了造立佛像的法度标准,对佛、菩萨、明王等面相的比例关系和描绘准则以156则偈颂,说明佛的身量、肉髻、鬓际、面轮、额颏、唇齿、鼻眼、白毫、眉耳、颈肩、手臂、掌指、胸腋、腰腹、阴藏、足底等的长度规定。具有典型的梵式造像风格,佛像造型具备严谨的量度法则,比例优美和谐,风格庄重高雅。

2、以净土经典绘制雕版

明确说明依净土经典绘制的有《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图》,其余如《西方接引图》、《弥陀法会图》,从造像风格及表达内容上来看,均应依据净土诸经而作。所描绘的场景之宏大,内容之丰富,构图之严密,技法之纯熟,让人心生崇敬,叹为观止。

3、以名家画作雕版

还有不少佛菩萨像出自一些驰名当时画坛的艺术家,如简诏、华喦、周璕、沈瀛、赵松麓、张益、张国瑞和释智开。《灵山法会图》为依据明代大画家简诏画作雕版;《慈悲观音像》为清代名画家周璕仿唐代观音像绘制;《飘海观音像》为赵松麓所绘;《送子观音像》为沈瀛所绘;《准提观音像》为张国瑞所绘;《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图》为张益所绘;《十八臂观音像》为扬州八怪之一的华喦所绘;《释迦牟尼佛像》、《四十八臂观音像》、《秽迹金刚像》为释智开所绘。其余如《观音坐像》、《观音立像》、《地藏菩萨像》和《韦驮菩萨像》均无具体出处。此四幅雕版系精选明清佛画中的精品,在造像风格上更具有典型的中国文化特色,既有文人画的写意潇洒,清新自然,又有院体画的讲究法度,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

(三)从有否标明刻工姓名分类

刻工又称“镌手”、“雕字”、“刊字”、“雕印人”、“匠人”等,是古代雕刻书版经像的工匠。一般而言,佛经图像的刻工很少留名。

有标明刻工姓名的雕版有《释迦牟尼佛成道像》、《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图》、《慈悲观音像》、《四十八臂观音像》、《十八臂观音像》等五幅像版均为潘文法所刻,其余十三幅版像上均无刻工姓名记载。潘文法的雕刻技艺精湛,尤其善刻大型佛像,他的雕刻刀法娴熟,线条或纤细如发,或粗犷有力,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为晚清时南京城内雕刻界的翘楚。除了潘文法,当时杨仁山居士还聘请了甘国有、姜文卿等参与雕刻像版,但在像版上并没有记载他们的姓名。

四、金陵刻经处雕版佛像寓意及艺术风格

佛像的造立与画制,主要依据诸佛菩萨的功德来表现,体现佛菩萨的慈悲、智慧与威德等特质,因此佛像中的坐姿、手印等都有其特定寓意,例如佛菩萨的各种手印,表示各自内证三昧。另外诸尊所执之器,亦称印契或印相,印,信之义,有印可决定,决定不坏、标帜之义。因此,由见诸佛菩萨所结的手印或执物等,即可明白其内涵寓意,从而达到佛教教学的目的。

金陵刻经处的佛像版不仅具有深厚的佛教义理内涵,还是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线条细腻,构图圆满,刻工纯熟,以近乎完美的刀法刻画出人物的神韵,具有很强的摄受力,令人一见一下,妄念顿消,心中油然生起清净出尘之感,具有神圣庄严的宗教美感。

1、释迦牟尼佛成道像

双运是什么意思图解,双运几次才算双运(2)

尺寸:高112cm,宽62cm

雕刻年代:1878年

所依经典:《造像量度经》

绘者:释智开

刻者:潘文法

材质:棠梨木

着墨

这幅像版表现的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成道时的法相,表明佛是具足大智慧、大慈悲、大能力的觉悟者,是三界众生的导师,也是众生的无上福田。

图中释迦牟尼佛面若满月,双眉半弯,慈颜含笑,安详圆满,头身均有背光,身披袈裟,结跏趺坐,端坐于莲花座与金刚座上。佛的身相、手印及台座等均有其佛法寓意。

身相。佛顶的螺发表示佛的尊贵。面呈满月,表示佛的相好庄严,见者欢喜。眉间白毫表示佛的智慧。胸部卐字为功德圆满、万德庄严之义。身披的袈裟,又称为福田衣,表示佛为众生之福田,可出生一切世出世间的功德。背光部分包括头光和身光,头光为圆形,上有梵文“嗡啊吽”,此三字真言为根本咒,代表佛的身口意三密和法报化三身。头光外饰有火焰纹,表示佛的般若智慧可摧破一切无明烦恼;身光也同头光一样呈圆形,均表示佛的大智慧。双跏趺坐表示智悲双运。

手印。左手于双跏趺坐的左足上结定印,表示禅定的意思。右手直伸下垂,持触地印,此触地印表示释迦牟尼佛在成道以前的过去世中,为了众生牺牲自己的头目脑髓,这一切唯有大地能够证明,因这一切都是在大地上所为。此印又称降魔印,表示降伏魔障。释迦牟尼佛在修行成道之际,有魔王不断前来扰乱,妄图阻止其清修。后来释迦牟尼佛即以右手指触地,令大地为证,于是地神出来证明释迦已修成佛道,终使魔王惧伏。

台座包括两部分:上面是莲花座,下面是金刚座。莲花座,以莲花之出淤泥而不染,寓意佛之出世间而又不离世间,清净、平等,见者欢喜,此表示佛具足大慈悲。金刚座,又称须弥座,呈束腰状,上雕以狮子、龙、法轮、金刚杵、摩尼宝珠等吉祥图案,有独尊、坚固不坏、摧伏烦恼、降伏魔军之意,表示佛为三界之尊。

该幅像版按《造像量度经》中释迦牟尼佛像规则绘制,通过精细流畅的线条雕刻,表示出释迦牟尼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及所呈现出的清净、圆满、安详的神态。刻工细腻,技法高妙,无论是顶间的螺发,还是金刚台座上的细微图案,均刻划清晰,极具美感。

2、灵山法会图

双运是什么意思图解,双运几次才算双运(3)

尺寸:高167cm,宽91cm

雕刻年代:1886年

所依经典:《妙法莲华经》

绘者:张国瑞依明代简诏画作摹绘

刻者:无

材质:棠梨木

着墨

此图表现了释迦牟尼佛在古印度灵鹫山宣说《妙法莲华经》时,诸大菩萨及四众弟子云集共襄胜会的场景。《妙法莲华经》是中国佛教史上有着深远影响的一部大乘经典,经文主旨为开权显实,融会三乘为一乘(佛乘),以声闻、缘觉二乘为方便权说,二乘终究要以成佛为最终目标,开启了回小向大的门径。

画面前方右侧有二童子在清洗大象,大象表示慈悲及恒顺众生的大乘佛教精神;二童子表示声闻、缘觉二教弟子;清洗大象则寓意开权显实,回小向大。前方左侧有一手持莲花的尊者手抚雄狮,莲花表示清净高洁,雄狮表示智慧勇猛。

在枝叶繁茂的菩提林中,释迦牟尼佛慈颜含笑,左手持说法印,右手结定印,结跏趺坐于吉祥草垫之上。上方空中及左右两旁环绕以菩萨、声闻、诸天、天龙八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

此图寓意释迦牟尼佛宣说妙法至高无上,无论圣凡贤愚,不分贫富贵贱,众生平等,皆可成佛。

整幅构图采用中国画中“密不容针”的高超技法,细致地刻划出圣凡人物共97人。布局巧妙,人物构图精密,形象生动,呼之欲出。礼敬观瞻之余,让人不禁兴灵山法会俨然未敬之慨叹!

3、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图

双运是什么意思图解,双运几次才算双运(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