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高85cm,宽38cm
雕刻年代:清光绪年间
所依经典:《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
《阿弥陀经》、《造像量度经》
绘者:无
刻者:无
材质:棠梨木
着墨
此幅图分两部分,下方西方三圣以应化身像站立于莲台之上。下方中间阿弥陀佛右手当胸,掌中有莲台,左手垂下,作与愿印,即掌心向外作接引众生状。右边观世音菩萨,头顶发髻中顶戴一尊阿弥陀佛,即善导大师《往生礼赞偈》中所言:“西方阿弥陀佛,观音顶戴冠中住。”《观无量寿佛经》中曰:“(观世音菩萨)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左手持杨柳枝,右手拿净瓶,净瓶中盛满妙法甘露,杨柳枝象征观世音菩萨以佛法的大悲甘露遍洒世间。左边大势至菩萨头顶发髻中顶戴宝瓶。《观无量寿佛经》云:“(大势至菩萨)顶上肉髻如钵头摩花,于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余诸身相如观世音等无有异。”左手持金刚杵,右手结说法印。
该像版的一大特色为:于西方三圣的上方悬有一圆形咒轮,共分内外两层,内层圆形中心为阿弥陀佛梵文种子字,音shi,又称弥陀心印,常念诵可以消灾祛病,命终往生净土,上品上生。外图环绕以“拔一切业障根本往生净土陀罗尼”,即往生咒,是《早晚课诵集》中十小咒之一。学人若焚香礼拜佛像,合掌念诵此咒,日夜各21遍,能灭五逆、十恶、谤法等重罪,阿弥陀佛常在其顶护持行人。持诵此咒之人,现世心生欢乐,喜悦无比,消除烦恼,临终顺利往生西方极乐净土。
该版佛菩萨像均按《造像量度经》化身像规则绘制,阿弥陀佛相好端正温肃,服饰朴实单纯;菩萨相好柔丽慈祥,服饰华美庄严。构图左右对称,刻工精细。
8、慈悲观音像
尺寸:高170cm,宽95cm
雕刻年代:1878年
所依经典:《妙法莲华经》、《楞严经》等大乘经典
绘者:张国瑞依康熙丙子(1696)嵩山周璕
原画作摹绘
刻者:潘文法
材质:棠梨木
着墨
观世音菩萨是慈悲和智慧的象征,可化现千百亿身,有感必应,所求如愿,终将众生导入菩提大道,圆满成就。《妙法莲华经·普门品》云: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二应化身,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观音造像风格多样,以示观世音菩萨化身无量,具有息灾、增益、敬爱、降伏等妙用。
图中观音菩萨面容安详秀美,凤目含笑,顶髻饰以凤冠珍宝,一尊小型阿弥陀佛端坐于顶髻中。风冠上镶以宝珠,每珠内映饰一梵文字母,错落排列为六字真言,即“嗡嘛呢呗咪吽”。此六字真言,内涵异常丰富,奥妙无穷,蕴藏了宇宙中大智慧与大慈悲的巨大能量,是观世音菩萨的微妙本心。左手执以净瓶,右手执以杨柳枝,表示观世音菩萨以大悲甘露普洒世间,救度众生一切苦厄。菩萨的丝丝修长发缕飘垂至腰间,身著璎珞,双足立于莲花上,丰神绰约,令人敬仰。
该图在笔法上采用了“兰叶描”和“衣褶”技法,表现出吴道子画像中“吴带当风”的动态美感。用笔圆转飘逸,所绘人物衣带宛若迎风飘曳之状。表现观音手腕的线条变化极多,右腕衣褶内外层次分明,刻划细腻,线条流畅,是唐代绘画中表现贵族妇女的画法。佛冠、发髻、飘带等装束与菩萨手持的净瓶和柳枝,配合得十分和谐。雕刻手法非常精细,保持了原画的精神和笔锋特色,具有形神兼备,细腻华丽的特点。其版块规模之大,雕绘之精美,令人叹为观止,为举世罕见的艺术瑰宝。尝有学者以“东方维纳斯”赞之,绝非过誉之词。
此幅观音像原画作者为周璕(1649-1729),为清代康熙年间的著名画家,擅长人物、花卉,其画风独出己见,不落前人窠臼。
9、观音坐像
尺寸:高83cm,宽69cm
雕刻年代:清光绪年间
所依经典:《华严经》、《法华经》
绘者:无
刻者:无
材质:棠梨木
着墨
像版中观音菩萨以世间妇人形象示现,神态可亲,顶髻中坐有阿弥陀佛,头有背光,背光上方有梵文六字真言。观音菩萨以自在像式坐于岩石之上,四周饰以莲花及云纹。右前方有一憨态可掬的童子合掌立于一大叶之上。童子即善财童子,为求佛法,参谒五十三位善知识,曾于普陀珞迦山谒观世音菩萨而得到教益。
造像线条简洁写意,讲求笔墨情趣,极具神韵,雕刻精美传神。
10、观音立像
尺寸:高90cm,宽60cm
雕刻年代:清光绪年间
所依经典:《华严经》、《法华经》
绘者:无
刻者:无
材质:棠梨木
着墨
此幅像版从内容与表现手法上与观音坐像相似,观音愿力,随机现身,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应以坐像身得度者,即现坐像身为诸众生说法;应以立像身得度者,即现立像身而为说法。
立像观音慈蔼亲切,颈佩璎珞,伸出右手轻抚身前一合掌而立的童子头顶,观音与善财童子均立于波浪之中。
造像以简洁流畅的线条刻画出观世音菩萨慈悲接引的亲切神圣形像。
11、飘海观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