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邓勇主持国科大开学典礼。
2000年9月,邓勇从团中央学校部部长岗位调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党委*兼副院长,一直干了10多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在2012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邓勇任国科大党委*兼常务副校长,2014年12月卸任。
“我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及国科大岗位上主要经历了3件事,完成了研究生院的整合、实现了更名‘大学’的夙愿、规划建设了怀柔雁栖湖校区。这些都是中科院党组的重大决策,以及全校干部员工的大力支持和积极贡献。”他说。
邓勇所说的“研究生院的整合”,是按照中科院党组的决策要求,将当时分散在108家研究所的研究生教育管理统一整合到中科院研究生院,旨在理顺管理体制、优化管理机制、健全管理制度,实现招生、教育培养和学位授予的统一和规范,以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国家更好更多地培养高水平高层次的急需科技人才,同时也解决研究所的后续队伍问题。 如今,在位于北京怀柔雁栖湖畔的国科大新校区,3000余亩的校园依山傍水,风景优美,已成为学子们学习生活的乐园。
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学生。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现在,已经退休的邓勇被中科院返聘,从事一些专题研究。他并不觉得辛苦,“还能对社会有些价值,能发挥一些作用,也算是幸事”。
邓勇在北京展览馆与历史照片合影。
往事如烟。2019年底,在北京展览馆参观“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时,邓勇看到了与77级同学一起上课的那张经典照片。
驻足在这张熟悉的照片前,他感慨万千。“我们这一代人特别感激改革开放,感激恢复高考。因为一张考卷,我们就一脚踏上了‘幸运之舟’,命运被彻底改变。从扛着锄头、担着扁担的插队知青,一下子成了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学习。我们确实是时代的幸运儿。”邓勇说。
即将迎来高考的学生。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
在邓勇看来,人一辈子其实是在“社会合力”下被推着往前走,他们这一代人只是很幸运地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做了一些有显示度的工作,发挥了一点作用。
“我们每个人只是国家历史大潮中的一滴水、一粒沙,社会的需求和进步,远远高于个人的一切!”回望几十年历程,邓勇对年轻人的期许是:要主动适应和服从社会需求,并从眼前的点点滴滴做起。
“只要你每天都做好本职工作,那就是对社会有所贡献;只要你每天都充实快乐,汇集起来就是一个幸福的人生;只要你能在平凡平淡中踏实做事,也就无愧于国家和父母对你的培养和期待。”他说。(文中部分图片由邓勇提供)
策划:兰红光 齐慧杰
文字:魏梦佳
设计:张豪夫
编辑:陈铎 刘欣 鲁鹏 王化娟 肖磊涛 邢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