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
大跃进前夜,也是共和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应运而诞生的重点项目企业 ——江西九江棉纺织印染厂,后改名:国营九江第二棉纺织厂,简称:九纺厂、九二棉等等。
工厂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庐山北麓,地处城郊十里铺,远眺荒郊田野上红砖烟囱、水塔高大耸立,山丘叠翠衬托出具有显著特点的锯齿形态轮廓厂房,相连成片建筑群气势宏大,她与周边零散村落土砖黛瓦民房形成突出而鲜明对照,属典型的“中苏友好”时期特征下的前苏联标志性纺织工业厂房规划设计。
庆幸的是,改革、砸锭、下岗、**,一波波将全江西省范围内众多所有纺织厂和全九江市共六座纺织厂,厂房的去与留,阴错阳差的仅保存了其九江国棉二厂这座唯一的四万八千锭子规模的主体厂房原貌至今,实为躲过一劫……。笔者也是工厂大院成长和经历者更是曾经体制内的一员,风风雨雨一个甲子,如今期待有那么一天,当地政府应该卓有远见的将这座曾经为共和国作出贡献的遗产保护好,让其展示发挥文化内涵余热,加大力度拆除附着在主体建筑物周边的其他寄生建筑,还其本来面目呈现在世人面前,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与归宿。
那时候,九江国棉二厂工厂区域范围内几乎形成出一座规模而繁华小城镇,区内水泥道路纵横交错路灯连成一线,花草绿树成荫,工厂区域建有大礼堂、灯光篮球场、工人俱乐部、图书馆、职工医院、子弟学校、婴幼儿园、以及后续又配套的大型足球场和当年全市仅有的一座标准游泳池加三级跳水台,当地政府还有计划跟踪配套服务,并设有百货食品商店、粮油供应站、蔬菜肉类市场、煤球厂等等,应有尽有,她也是当年九江郊外仅有的一座不夜城,也是九江地区最大的工矿企业,同时也是九江人所向往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1969年我们全家随父举家从市区搬迁到郊外离国棉二厂更近的宋家坂村旁的旧式大楼居住,这幢大楼曾经是所大医院叫四病区,后转移划归给九江国棉二厂所有,搬迁到这是方便父亲工作。
高大的楼房独立的座落在丘岭山坡前。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住上带红漆杉木地板的红砖红瓦大洋楼。
回忆那住居楼中的感觉,有种窗前坐看风起云涌,开窗远望蜿蜒的小溪涓涓流水;居高临下弯曲的小路、民居、池塘、晾晒场镶嵌点缀在绿色田野之中;时而扑鼻而来的花草芬香。从未有过兴奋劲足足持续了近大半年,良好的居住环境,炊烟、鸟鸣、蛙声,常常领着工厂子弟学校的同学伙伴们上后山采摘野果或玩耍,伴随着少年时期的成长,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房屋大楼及整片场地产权又一次移主给了驻军部队,作为参与守护即将上马开工的“九江长江大桥”高炮团基地,不久又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企业干部学校,在这所学校我还有幸公派进修度过一段好时光,后又易手成为如今的大学学府---九江学院。
九棉二厂是当时九江地区有着举足轻重影响力的最大企业,更是利税最大客户,职工人数位居全市企业第一,也是一个人才济济、藏龙卧虎的近万人职工大厂。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故事片《零点起飞》的编剧王贤才先生,书法大家崔庭瑶先生都出自国棉二厂,就连拍摄我国最早的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使用的道具美式中吉普汽车都是厂里提供支持得。企业在工作蒸蒸日上之余,也曾经因“八个样板戏”年代,工厂文艺宣传队编排大型芭蕾舞剧《白毛女》,从舞台设计、编导、表演、独唱合唱演唱演员到乐队伴奏、指挥全套,水平之高远胜超过一般的省市县专业文艺团体,企业剧组风靡全国巡回演出而忙得不亦乐乎,当年是九纺人最为引以自豪的一件事。
七十年代中期作为那个时期的一代青年人,我一九七五年从子弟学校高中毕业,走向社会,毫无选择地递交了申请书、决心书满腔热血响应*号召,到广阔天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大有作为。
工厂为顺利的管理好职工子女下放农村工作,因此专门设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乡办”日常工作服务于职工子弟安置几处条件好的定点农村去。随之而来的是光荣奖状和分发棉絮、毛巾、脸盆、军用水壶等老四件,外加一个网兜便于行程奔赴,直接下放到长江九江段一个江心岛上江洲人民公社插队,颇有意思的是户口迁移农村不到三个月时间,我随着敲锣打鼓的欢送队伍仅去一次过个“下放镀金”程序套路,蹉跎一个乡村午餐后,当天又随返程的汽车回到了市区。实际上早于之前已顺利完成办理回城顶职系列手续,并在一九七六年元月一日光荣的参加工作,分配到九棉二厂前纺车间当上一名国企正式职工,在生产一线经过两年多时间的磨练和兼职厂武装部工作后,一九七九年上半年又调入厂机关“革委会办公室”不久后改名“厂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