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osi模型分哪几层,osi参考模型从哪一层开始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8 23:26:34

(名目繁多的 VPN,分类示意图)

◇代理(proxy)

那些经常”学习”的同学,对“代理”应该都很熟悉了。“代理”与 VPN 类似,一开始并不是用来学习滴,“学习”只是这俩的副业。

代理服务器(proxy server)
“代理服务器”部署在“客户端 & 服务端”之间,起到某种“中介”的作用。“代理服务器”的类型有很多,*事情各不相同。

整个osi模型分哪几层,osi参考模型从哪一层开始(17)

(“代理服务器”的简单示意图)

代理客户端(proxy client)
早期的代理服务器,【不】需要“代理客户端”。因为早期的“代理服务器”支持的是【标准协议】。比如“HTTP proxy server”支持的是标准 HTTP协议,而用户的电脑上,已经有浏览器(原生支持 HTTP 协议)。这种情况下,自然不需要再有“代理客户端”。
后来,为了满足某些特殊需求(比如”学习”),“代理服务器”必须使用某种特殊的(非标准的)协议。因此,就必须在用户的环境中安装“代理客户端”。对于学习来说,你装的学习软件,相当于“代理客户端”。

代理的层次
“代理”也分不同的层次。比较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TCP 代理(TCP 端口转发)——4层(传输层)
SOCKS 代理——5层(会话层)
HTTP 代理——7层(应用层)
……

◇网关(gateway)

前面的某些章节,已经稍微提及了“网关”这个概念,但还没有具体介绍它。
严格来讲,“网关”是一个逻辑概念,【不要】把它当成具体的网络设备。充当“网关”的东东,可能是:路由器 or XX层交换机 or XX层防火墙 or 代理服务器 ……
“网关”也分不同的层次。如果不加定语,通常指的是“3层网关”(网络层网关)。列几种比较常见的,供参考:

路由器充当网关——3层(网络层)
3层交换机充当网关——3层(网络层)
4层交换机充当网关——4层(传输层)
应用层防火墙充当网关——7层(应用层)
代理服务器充当网关——(取决于代理的层次,参见前一个小节)
……

◇隧道协议(tunneling protocol)

所谓的“隧道协议”,通俗地说就是:用某种协议包裹另一种协议,以满足某些特殊的需求。
看到这里,估计某些同学会感到纳闷——因为我在本文开头介绍“协议栈”的时候提到说:相邻的两层协议,下层会包裹上层。“隧道协议的包裹”与“上下层协议的包裹”,差别在哪捏?
我来解释一下:
“隧道协议”可以做到更灵活的包裹——既可以对层次相隔很远的协议进行包裹,也可以对同一层的协议进行包裹,甚至可以“倒挂”——所谓的“倒挂”就是让【上】层反过来包裹【下】层。
举例:
《如何让【不支持】代理的网络软件,通过代理进行联网(不同平台的 N 种方法)》,其中介绍了“HTTP 代理”的两种模式:“转发模式 & 隧道模式”。对于“HTTP 代理”的隧道模式,可以实现【TCP over HTTP】(把 TCP 协议打包到 HTTP 协议内部),这就是刚才所说的“倒挂”。
另外,VPN 小节的那张图中,有些类型的 VPN 就是用“隧道协议”的机制实现。

如果你觉得有些【网络相关】的概念,不太明白,欢迎留言,进行反馈。我会根据大伙儿的反馈,再对这篇教程进行补充。
上一页12345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