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到屋顶挂气球,梦到气球在头顶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9 01:06:51

  航天梦,中国梦。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任务。在我们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征途上,远望号船队是一支不可或缺的海上力量。而随着中国人探索宇宙的步伐不断加快,越走越远的远望号船队,早已成为了航行大洋的“中国名片”。

梦到屋顶挂气球,梦到气球在头顶(1)

航行中的远望6号船

梦到屋顶挂气球,梦到气球在头顶(2)

远望6号船组织向祖国再见仪式

  精测妙控的“太空千里眼”

  “本次任务是二十大后,我们远望人的首次任务,绝对不容有失。”任务部署会上,远望6号船党委*尹学宏掷地有声地说道。

  2022年10月31日,搭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点火升空,瞬间点燃了国人激情的同时也绷紧了远望6号船科技人员的神经。

  “胖五”带着中国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一路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飞来。距离发射场万里之外,咸湿的太平洋季风裹挟着浪花拍打着等候在预定海域的远望6号航天测量船。

  “我们是唯一的海上测控点,‘接力棒’绝不能在我们手中出现任何问题!”在任务开始前,远望6号船副船长刘童岭对科研人员做了最后动员。

  对于一位参加过50多次海上测控任务的老远望人来说,他明白“唯一”二字不仅是组织赋予远望6号船这支海上测控王牌的“金字招牌”,更是上级对于远望6号船的高度信任和认可。

  汗水在额头汇聚成珠,静静等待在大洋中的远望人终于盼来了那束期盼已久的“光”!

  信号第一次跳动,主操作手胡金辉就稳稳地“抓”住了它。后续一连串动作,如行云流水一般展开。一组组数据、信息、画面在不停处理、交换。精细的指标参数化作电波,穿越茫茫大洋向着祖国的方向汇聚。

  “长江6号发现目标。”在普通人看来只是一句简单的口令,但对于远望人而言,却是在操作台上数以万次的反复演练。

  “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的主操作手胡金辉,为了将中国星抓的更牢,在台下的苦练何止十年。”谈起自己的爱将,刘童岭的眼中闪烁着光芒。

  主操作手的表现直接关系任务成败。左手控制“方位”,右手控制“俯仰”,两者结合相当于一手画圈、一手画方,为控制天线精准捕捉目标,操作手们需要两手极度娴熟而紧密的配合,枯燥且极具考验的练习时常让人双臂发酸、两眼发花,但为了练成“左右互搏”的绝技,操作手需要对自己进行“魔鬼特训”,十多年的练习已经让胡金辉的双手布满老茧。

  想要牢牢抓住飞翔的“星”就要最大限度的熟悉设备,十多年如一日,爬高下低从最底层的驱动机房到最高处的天线,七八层楼的高度胡金辉每日往来多次,平均一年要走坏两双工作靴。

  在刘童岭深情的叙述中,记者耳边传来了“长江6号跟踪结束。”的调度口令,远望6号船以无可挑剔的表现完成了此次海上测控任务。任务成功了,但参试人员并没有放松心中紧绷的那根弦。大家明白,上了远望号,就只有两种状态——执行任务和准备任务。

  时刻准备着,是远望人向祖国许下的承诺,而百分之百的任务成功率,则是远望儿郎向祖国交回的胜利答卷。自远望号船队首征太平洋以来,远望人已经圆满执行了254次海上测控任务,数十年来远望人坚守初心使命,勠力创新超越,实现了从0到1,从1到254的一次次历史突破和重大跨越。

梦到屋顶挂气球,梦到气球在头顶(3)

远望6号船积极做好各项任务准备

梦到屋顶挂气球,梦到气球在头顶(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