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记者 张诗奇)1月8日上午,“清华三农论坛2022”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报告厅举行。本届论坛由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以下简称农研院)主办,主题为“共同富裕目标下的农业农村发展”,结合“十四五”规划,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民收入等议题,深入探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核心问题和路径。清华大学党委副*向波涛出席论坛并致辞。全国人大常委、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陈锡文等5位专家学者在论坛发表主旨演讲。
清华三农论坛现场 侯晓军/摄
向波涛在致辞中指出,2022年是“十四五”时期农村全面小康后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转变、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期。期待专家学者们依托研究院“清华三农论坛”平台,为共同富裕目标下的农业农村发展建言献策,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增添动力,为推动中国农村改革发展贡献力量。
陈锡文围绕“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共同富裕中的作用”发表演讲。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积累了重要经验。他强调,农村改革应完善农村基本制度,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集体经济制度在避免农村出现两极分化问题上起着重要作用,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应该也必然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杜鹰围绕我国食物自给率的变化,解析新时期构建我国农业新发展格局的要点。他指出,现阶段我国农业面临的真正挑战是农业比较优势下降带来的食物自给率下降问题。确保国家食物安全,就要积极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农业新发展格局。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全国人大常委蔡昉围绕“抓住破除二元结构的窗口期”发表演讲。他认为,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未来15年重要改革任务。消除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正处于机会窗口期,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必要途径。目前中国二元结构还存在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不彻底的城镇化降低社会流动性等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华俊就“‘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之科技创新”发表演讲。他强调,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增收,解决吃饱吃好问题,必须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根本出路在于农业科学技术。建议完善农业科技优先发展的政策体系,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加强耕地尤其是高标准农田监管,优化耕地利用布局。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魏后凯围绕“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战略选择”发表演讲。他强调缩小城乡差距是促进农民共富的重要途径,农民增收是促进城乡共富的关键,新形势下要全方位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强调要促进不同群体和地区农民共同富裕,优化农民收入分配格局。
正大集团(卜蜂集团)资深副董事长、正大集团(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杨小平,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孟庆国等出席论坛。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主持论坛。约33.5万人次通过线上方式观看论坛。
据了解,为探讨解决中国农村问题的对策思路,交流农村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展示农村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农研院每年举办“清华三农论坛”,旨在加强农研院与国内相关涉农研究机构的合作,促进“三农”研究成果的交流。目前已成功举办十届。
来源: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