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阳之战刘秀结局,刘秀是如何打赢昆阳之战的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9 04:41:07

一般农民起义都是流动作战,难以骤歼,因此官军往往是采取试探、然后聚而歼之的办法。而在王莽此次祭出这前所未有的大军,又是为什么呢?

结合王莽对于汉室的忌惮,加上此次慌忙成军、还有召集的能人异士,都指向了一个方向:王莽想要与更始政权决战,快速歼灭更始汉军,以达到震慑各地起义军、扭转全国战局的目的。

然而此时,更始汉军主力10余万正在围攻重镇宛城。王邑王寻又为何会率大军来到小小的昆阳呢?

原来是因为新莽军集结后还到颍川去接应严陈败军,而昆阳是从颍川到宛城的必经之路。但实际上,昆阳并非战略要地,军力也不强大。莽军大可留下少量军队监视,而主力绕过昆阳直达宛城。

所以说,对于王莽军来说,这本是一场不必要的战役。

昆阳之战刘秀结局,刘秀是如何打赢昆阳之战的(5)

而对于战役应战方更始政权来说,这本是一场必败的战役。

因为更始汉军也没有料到王莽反应如此之快,更没料到大军会直扑昆阳。

因此,此时昆阳城中的汉军总人数只有不到1万人。而且他们不过是到昆阳、郾城一带掠地来的,并不是战力强劲的*部队。一听王莽大军打过来了,附近掠地的各军都逃入昆阳,又顾念妻小和财物,想回去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然而新莽军集结很快,大家都被困于昆阳城。

不仅如此,更始将领之间并不和谐。既然走不掉,昆阳城有“城小而坚”,那么凭险据守是唯一的出路。然而,刘秀第一次站出来劝大家的时候,还被将领们骂回去了(诸将怒曰:“刘将军何敢如是!”);而后刘秀求援未归的时候,昆阳守军主将王凤还曾遣使投降,只不过又被王邑给拒绝了。这说明将领们的想法十分的不一致。

那么援军呢,更始主力不是在宛城吗?王邑巴不得这样。此时宛城未破,如果宛城大军回援,那么王邑正好在昆阳城下以逸待劳,围点打援。

因此,对于城内的更始汉军来说,这几乎是一场必败之战。

昆阳之战刘秀结局,刘秀是如何打赢昆阳之战的(6)

然而,刘秀意识到,昆阳不能丢。因为一旦王邑破城,而更始主力还不知道这个消息,那么正在围攻宛城的更始主力将遭到宛城守军和王邑大军的夹击,或许更始政权会就此覆灭(宛城未拔,不能相救,昆阳即破,一日之间,诸部亦灭矣)。

因此,昆阳必须守住,至少,也要为主力大军赢得时间。

想到此,刘秀主动站出来,分析厉害,劝说大家留下共守坚城(今兵谷既少,而外寇强大,并力御之,功庶可立;如欲分散,势无俱全),一开始都不愿意,直到后来发现已经出不去,这才不得不听从刘秀(诸将忧迫,皆曰:“诺”)。

昆阳之战刘秀结局,刘秀是如何打赢昆阳之战的(7)

二、王邑围城和刘秀求援

在众将暂时稳定之后,刘秀立即与十三骑出城求援,其余人马坚守昆阳。而王邑则率大军将昆阳团团围困。然而奇怪的是,面对这样一座小城,王邑却并不急于攻打。

昆阳本就无关紧要,即使要打也应该快速占领,然后寻求与更始主力决战。为何王邑要如此呢?

关于这一点,新莽军中并不是没人发现,只要将宛城的汉军主力打败、更始政权自然瓦解这个道理,比如严尤。

寻、邑纵兵围昆阳,严尤说邑曰:"昆阳城小而坚,今假号者在宛,亟进大兵,彼必奔走。宛败,昆阳自服。"邑曰:"吾昔围翟义,坐不生得以见责让。今将百万之众,遇城而不能下,非所以示威也。当先屠此城,蹀血而进,前歌后舞,顾不快邪!"遂围之数十重。-《后汉书·光武帝纪》

从这段记载中看,王邑坚持攻打昆阳的原因,竟然是怕没有除恶务尽而被责怪。这显然有些滑稽,或许王邑的真实想法并不在此,而是想要以压迫的姿态迫宛城的更始主力回援,然后围点打援。然而,严尤再次劝说王邑围城必阙,王邑也不听从。

这个细节说明,王邑不懂军事而又极度自负。但由于王邑的是王莽血亲,加之严尤新败,王邑是新莽军的绝对指挥者。

昆阳之战刘秀结局,刘秀是如何打赢昆阳之战的(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