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万单位青霉素养鱼怎么用,养鱼用青霉素的用法和用量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9 04:26:31

池塘养鱼高产秘笈:立体混养模式 “八”字精养法,产出高品质鱼

(三)、轮捕轮放需注意的事项

1、一个池塘在一个生产季节内轮捕的次数应依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不宜超过5次,间隔时间为25天以上,轮捕过多、过密会影响鱼类生长,易引发鱼病且劳动强度大。

2、捕鱼前数天就要控制施肥量,以保证捕鱼时水质良好,溶解氧较高。捕鱼前一天可停止投饵,以免鱼饱食后捕捞时受惊扰跳跃、挤压而死。

3、捕捞过后,鱼体会分泌出大量的黏液,池水混浊,耗氧量增加。此时应及时加注新水并开动增氧机,使鱼增加顶水时间以洗去其身上过多的黏液,增加水体溶氧量,防止鱼浮头。

五、饲料

饲料是鱼类生长最重要的物质基础。采取混养、密养的精养鱼池,要使鱼正常生长,单靠池中自然生长的天然饵料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人工补给饲料。其来源有二种:一是直接向水体中投放的饲料,包括天然饲料、人工饵料和配合饵料;二是通过池塘施肥在池水中培育的天然饵料,主要有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附生藻类和各种底栖动物。施肥其实就是间接投饵。

100万单位青霉素养鱼怎么用,养鱼用青霉素的用法和用量(9)

池塘养鱼高产秘笈:立体混养模式 “八”字精养法,产出高品质鱼

六、饲养管理

(一)、看水施肥和科学投饵

施肥和投饵间接或直接地为鱼类提供饵料,是饲养管理的中心环节。

1、看水施肥

施肥应遵循及时、少量、多次的原则。要保持水质稳定,既不使池水因长期不施肥而变瘦,也不要因为一次施过多而造成水质过肥,致使溶氧量过低。具体施肥次数和施肥量,应根据适时水温、鱼种、水色来决定。养鱼老农早就总结出一套“看水施肥”的经验,即池水草绿色或茶色,乍看起来比较清爽不混浊,可少施肥或不施肥;池水呈淡黄绿色,要及时施肥;池水呈黑色、蓝绿色,是不宜养鱼的老水,必须及时加注新水,改良水质。

根据养鱼前辈们多年看水养鱼总结出的宝贵经验,要想养好鱼,养鱼塘水就应具备“肥、活、嫩、爽”的基本要求。“肥”是指透明度,“活”指水色和透明度常有变化,水色不死不滞,随光照和时间不同而常有变化,这是浮游植物处于繁殖旺盛期的表现,渔民所谓“早青晚绿”或“早红晚绿”以及“半塘红半塘绿”等都是这个意思。

2、科学投饵

养鱼高产稳产的物质基础是具备有适量、优质、适口的饵料,投饵是养鱼技术性很强的日常主要工作;饵料的支出部分占整个养鱼成本的50%以上,对饵料的选择、调配、加工,以及投饵技术的高低,不仅决定鱼产量的高低,也决定养鱼成本及经济效益。

(1)、投饵量 为了做到有计划地生产,必须在鱼种放养时做好全年投饵计划。每个鱼池的投饵量主要是根据“吃食鱼”的放养量、规格、增重倍数和饵料系数来确定。

一年中每月的计划投饵量,主要应根据天气、水温、鱼类生长情况和历年经验等来制定。每天投饵量可根据全年计划投饵量、各月投饵百分比,以及按照鱼类递增体重1%~5%计算投喂量,这是一般的计划投饵量。每天实际投饵量,还要根据当天的天气、水质、食欲、浮头、鱼病等情况来适量增减。

(2)、投饵技术 投饵应坚持“四看”“四定”的原则。鱼类在年中取食的规律是两头少,中间多。初春、深秋气温低,鱼食量小,觅食能力差,应少投。6~9月份气温较高,特别是气温上升到28℃左右时,鱼生长最快。俗语说“四五六鱼长壳,七八九鱼长肉”(指农历),这几个月的饵料要占全年的80%左右。

100万单位青霉素养鱼怎么用,养鱼用青霉素的用法和用量(10)

池塘养鱼高产秘笈:立体混养模式 “八”字精养法,产出高品质鱼

(二)、日常管理

池塘养鱼的日常管理工作必须深入细致,勤恳认真,坚持不懈。同时要“三分养、七分管”,“一放就管、一管到底。”

1、勤巡塘,防浮头

黎明前后检查有无浮头,午后观察鱼的食情况,日落前检查全天池塘情况。盛夏酷热,应在午夜前后巡塘,防止严重浮头。

2、观察水色,检验水质变化

确保池水水质肥,即“肥”;水质要有变化,即有月变化和日变化,渔民称之为“朝红夜绿”,表明浮游植物优势种明显即“活”;水色鲜嫩,水中浮游生物多,即“嫩”;透明度适中、溶氧量高,即“爽”。总之保持水质“肥、活、嫩、爽”是养好品质鱼的关键。

3、防止病虫害

鱼病的发生原因比较复杂,而且难以针对性地一对一进行防治。但常见鱼病的发生不外乎与内在因素、病原微生物及外在环境条件有关,所以防止鱼病虫害就必须从日常正确的生产管理开始。

4、存塘鱼的越冬管理措施

越冬期的管理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塘鱼严重的死亡。越冬期最关键的问题是使池水保持一定深度,使水中有足够的溶氧量,底层水体不结冰。静水越冬,一般不再补充新水,急需时可引水或抽水补充新水,流水越冬相对比较安全。

⑴、越冬的密度也是能否顺利越冬的关键因素。确定越冬密度的依据是越冬池的冰下有效水量、补水条件及水质情况等。参考的密度是:流水越冬池,每立方米水体,可放鱼0.5~1公斤;可补充水的静水池,每立方米放鱼0.25~0.5公斤;无补水条件的静水池,每立方米最多可放鱼0.25公斤。

⑵、为了提高鱼越冬的成活率,在越冬前要进行追膘,多投喂一些精饲料。转入越冬池以后,在晴天、气温较高的日子也要继续投喂精饲料,直到温度降低到鱼不吃食为止。

⑶、越冬鱼入池时间要适宜。过早入池,缩短后期培育时间;入池过晚,水温太低,转塘过程中,鱼体擦伤很难恢复,易患水霉病,造成死亡率增高。越冬最合适时期是水温8~10℃,转塘选择在温暖无风天气。

100万单位青霉素养鱼怎么用,养鱼用青霉素的用法和用量(11)

池塘养鱼高产秘笈:立体混养模式 “八”字精养法,产出高品质鱼

5、早春水产养殖管理的工作要点

随着春季的到来,气温、水温逐渐回升,水产养殖动物的食欲也日渐旺盛,慢慢恢复到正常生长的阶段。因此在当前的情况下,及时做好水产养殖的科学管理工作,使渔业生产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应着重从以下几个关键环节把握:

(1)、控制池塘水深,提高水温

春季气温变化频繁,控制池塘水的深度要采取分期注水的方法,一般间隔10~15天加水1次。鱼池水早春可控制在1米以内,晚春加深到1.5米左右。而养殖虾蟹的水深则由0.6米,逐渐加深到1米。对一些室外养殖的池塘,应先将池塘老水放掉,再逐渐注入新水,逐渐加深到养殖的正常水位。

(2)、重视池塘消毒,控制疾病

春季是鱼疾病高发的季节。随着气温的上升,水温控制尤为重要。对池塘进行彻底消毒,是养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应给予高度重视。健康养殖生产中,常用环保的消毒剂是生石灰。

(3)、合理施肥,调节水质

池塘的水体温度上升到10℃时,即可以开始对鱼虾养殖池进行施肥。最好是施一些经腐蚀后的人畜粪便或适量的化肥。施肥的次数或施肥量应依据池水的水质和肥料的质量来决定。总的原则是:早春时量大次少,晚春量少次多,促使水色呈褐绿色、油绿色或红褐色,水体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若水质清淡,呈现出黄色或淡绿色,水体透明度大于40厘米时,就要及时追肥;如过浓则要冲水,始终保持水质“肥、活、嫩、爽”的基本要求。

(4)、增氧

春季常出现连绵的阴雨天气,气压较低,水体易缺氧。此时水质管理的要点是:①加强巡逻,注意鱼塘有无鱼浮头现象出现,若出现浮头现象,应及时开启增氧机增氧,浮头现象严重时结合添加增氧剂。②鱼塘及时更换、加注新鲜水。③视鱼塘底质恶化情况,使用“底净宁”或施用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保持鱼塘好的水质环境。

(5)、防病

掌握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原则,尽量避免鱼病发生,保障养殖水产健康成长。在春季,鱼类易患水霉病、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小瓜虫病。虾、蟹的常见病有黑鳃病、烂肢病、甲壳病和纤毛虫病、蟹奴病等。寄生虫性疾病常用药物有晶体敌百虫、硫酸铜、硫酸亚铁、食盐等。细菌性疾病可用漂白粉、生石灰等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此外,地锦草、枫叶、大蒜、五倍子等中草药也是较好的防治药物。值得注意的是,养殖虾、蟹的塘应禁止施用晶体敌百虫之类的药物。及早做好春季疾病的预防措施,把疾病控制在泯芽阶段。同时,也要意防止鸟类、鼠类、水蛇等自然敌害生物对于养殖水产的危害。

总之,只有全方位地做好春季水产养殖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地保证全年水产养殖生产的丰收。

100万单位青霉素养鱼怎么用,养鱼用青霉素的用法和用量(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